西周时期的历史概述

游戏攻略04

西周时期的历史概述,第1张

西周时期的历史概述
导读: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

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

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

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

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

扩展资料:

西周时期的重大事件:

1、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又称成康之世,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明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很大胜利。 

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称为“成康之治”。

2、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是指周宣王即位后,消除厉王暴虐政治的影响,缓和国内外不安定局面,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顿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时的复兴,大大提高了王室的威信,遂使周势复振,诸侯又重新来朝。史称“宣王中兴”,

不过,宣王中兴,为时并不长,到了宣王晚年,国势又走下坡路了。

——西周

——宣王中兴

——成康之治

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快速增长的市场容量、完善的产业链等优势,对对外资产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多年来,很多外资企业来中国发展,一方面外资企业在中国茁壮成长,另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双赢。(威廉莎士比亚、双赢、双赢、双赢、双赢)。

在来到中国的众多外资企业中,也有大量的美国企业。对许多美国企业来说,进军中国市场发展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累计有7万2500家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兴业,绝大多数都赚了大钱。

来中国的美国企业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苹果。现在苹果已经是万亿巨头,苹果的利润大部分来自中国市场,苹果进入中国市场多年来已经积累了庞大的消费阶层,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但是近年来,中国本土手机企业的崛起对苹果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中国仍然是苹果的重要战略市场。苹果的业绩可以说已经与中国市场牢牢捆绑在一起。

近年来,也有人传言苹果将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苹果离开中国实在是一件难事。除了苹果,许多美国企业还在中国茁壮成长,捞到了很多钱。特别是今年很多美国企业也更加重视中国市场。

疫情的到来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美国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很多企业工厂也不能继续运营,只能选择停工、停工、停工,上半年一些企业的业绩非常惨淡。也有一些美国企业因为在中国市场业绩良好,业绩不反弹。(另一方面,你的表现也很出色)。

美国体育休闲品 *** Skych的业绩在中国市场实现了115%的增长。冈特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也表示,中国市场带来的收益也抵消了公司在其他地区遭受的损失,古奇、耐克都在中国市场出现了逆势。

对此,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已成为许多美国公司的“避难所”。中国市场可以说为美国企业提供了顺利渡过难关的良好发展环境,但反过来说,美国又如何对待中国企业呢?

最近传来两个消息,很多人感到愤怒。美国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关注字节跳动和腾讯,禁止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和微信(微信海外版)与美国有关的交易。

事实上,这不是美国之一次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对此,网民直言美国真的很冷酷,为了私利擅自行动。但是美国似乎在“压迫”中国企业,但对美国来说,更糟糕的事情可能会发生。

以美国禁止微信交易为例,一旦苹果应用商店微信下架,苹果在中国的事业将遭受巨大挫折。雪球最近在微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苹果不能微信安装,94%的人会选择“换手机使用微信”,而不是“不使用微信”。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不能及时醒来,最终只能自食其果。因为自己的霸道想法,一些美国企业也可能受到牵连,付出惨痛的代价。这样的结果也将无法预测美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国外有一位叫扎克的网红用视觉剪辑的方式做了一系列视频相当引流,他的脑洞和创意缔造出的价值是很多人无法超越的。在游戏界里也有一种开发脑洞的类型,那就是解谜冒险游戏,秉承着“烧脑”的操作让体验游戏的玩家经常感觉到智商不够用,这些游戏往往都是独立 *** ,在没有投资的情况下,只能靠着自己的创意来服务玩家,相比那些动作游戏或者射击游戏,解密冒险游戏就显得很文雅,简约,但玩起来的难度可不低,本期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三款烧脑的游戏,喜欢的不要错过。

一、《图书馆塔  Olimdal》

《图书馆塔  Olimdal》是一款经典的奇幻解谜游戏。故事的开头玩家所扮演的小法师到某处学习法术,在尝试施法的过程让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微妙的变化,随后在游戏中小法师会遭到特定桌子的包夹,它们会跟着他一步一个脚印的移动,无论走到哪个方向,桌子都会形影不离的跟着组来阻挡玩家通关,因此要使出各种卡位技巧策略才能够让桌子与角色隔开,成功抵达指定地点。画面不仅风趣可爱还搭配着如此烧脑的谜题,喜欢解谜的玩家不要错过。

二、《人类 Humankind》

《人类 Humankind》是由法国工作室Amplitude Studios所开发的合作策略游戏,本作融合了几个世纪不同的历史文明,玩家除了可以决定自己的发展途径之外,还能利用城市中的科技或者策略来对敌人展开攻击,玩家将作为游戏中权力更大的存在,可以引导自己的首领完成统一,游戏中含有的烧脑元素颇多,必须合理使用战术、策略、发展路径等等,用这些元素重新塑造人类的文明、历史和价值观的汇聚,不仅可玩性高,对智商的考验也很高哦。

三、《方根胶卷 Root Film》

角川在最近公布了一款非常有意思的烧脑悬疑推理游戏《方根胶卷》。故事主要叙述一位作家八云凛太朗在 *** 新的作品时,因为灵感需要来到了外景取材,却没想到阴差阳错碰到了杀人事件。游戏采用双主角的形式作为视角推敲剧情,透过双重主线叙述方式,让玩家循序渐进的搜集线索,抽丝剥茧来解开杀人事件的真相。整部游戏流程不仅烧脑,渲染的诡异气氛也相当十足。

以上就是关于本期话题的全部内容了,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对此哪有那些补充呢?欢迎在下方评论里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吧。

世界上之一个有钱人是谁?不知道e米惠da多e米ba惠零米电米受米惠米联少多少a米量米惠米联米受米f晓受晓晓晓晓晓电米联晓受米联!当然,我也不知道中国之一个有钱人是谁。

按照粗浅的历史知识来推测,中国远古最有钱的人应该是奴隶主。在我的想象中,奴隶主好像是喜欢建些大草房子,搜罗大把的美女,建些酒池肉林,搂着美女,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实在无聊了,就找个小国家打一仗,抢一点外国的奇珍异宝,当然了,外国美女也是要抢一点的。各种口味都要换换。

封建社会最有钱的人自然应该是皇帝、国王了,率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上到国家,下到百姓,所有的钱财,所有的人包括美女、读书人、能工巧匠也都是皇帝、国王的。皇帝和国王当然比奴隶主有文化多了,毕竟社会进步了,一般的皇帝也都要读点书的。中国的皇帝除了把房子、别墅(那时候应该叫宫殿)建设的豪华一些,老婆娶多一点(最少也要三千吧)。一般是老大一个,老二四五六七个不等,小三少电个是固定的,剩下的就都是小四了。

皇帝钱多的自己花不完的时候,也会搞点慈善活动,比如修修路,立立法、练练兵,偶尔去全国旅游也是有的。有的皇帝品位比较高,在和美人花园里游玩赏花之余,还喜欢写写诗(南唐李煜、大清乾隆爷)、画点画(宋徽宗老赵)。最有意思的是汉朝、明朝的皇帝,恋爱受了挫折以后,就在皇宫里做木匠,打家具,乐此不疲。当然了,大家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修坟墓------每个皇帝从自己当皇帝的之一天起就开始组织成千上万的人给自己修坟墓。好像广东、福建、浙江的富人现在还保留着这个优良传统和作风,一发财马上给自己修个比活着居住的别墅还要奢华的大坟墓。

民间的有钱人小墒人、小地主小打小闹,多数娶几个小妾,三十亩地一头牛罢了。

受惠少惠年,伟大的小平先生在中国的最南边画了四个圈,从此中国真正的开始了一个新时代。短短三十年,从万元户开始,现在的有钱人千万元都算不上富人。中国人终于有钱了,干点什么好呐??建个别墅?买个大房子?俗!咱有!买个奔驰、宝马?俗!悍马、保时捷、宾利一点意思都没有!什么汽车不都是四个轱辘夹一组沙发嘛,不稀奇!换个老婆?俗!换过了,没几天脸也变黄了,没劲!搞几个小蜜、小三小四?烦死了!俗!那就做慈善了?这个倒是好,不俗,就是手续太麻烦,队伍不好带。而且中国的穷人、可怜的人太多了,慈善不过来。无底洞受不了!那干什么?文化不够了吧?有了钱以后,更大的乐趣,更好玩的还是一个------继续挣米!资本运作----炒!不管实惠不管贵,见啥炒啥。赚更多的钱,做李嘉诚、包玉刚、比尔盖茨、巴菲特,做富可敌国的黄金皇帝,那才是人生的更高境界。

如何才能赚大钱?怎样资本运作呢?这样:把自己的钞票统统变成实物!把自己家的人统统变成外国人!首先,组织炒房团,把新开发的房子全部买过来,让那些缺房子,又没有钱的老百姓彻底买不到房子,造谣短缺,哄抬涨价,涨得少了千万不要出手。人总归是要住房子的嘛,十三亿人不要怕不涨;然后,搞文化产业,买字画,把那些名人的字画都买过来,甭管真的假的,然后让几个哥们到拍卖行去互相倒手荬脉,把多少米抬起来,然后找机会卖出去。当然了,要在手里好好捂一捂,没有十倍的利润不要出手,还有古董,一样操作;中国没有了,就到国外去看看,那些外国人傻,让他们赚点钱就会卖给我们的。你不看最近一个英国人就很傻,他家祖先收藏了一个大清朝乾隆爷的花瓶,才卖了多多亿人民币,据说是一个不太有钱的热爱中国文化的中国人眼皮都没眨就买下来了。多好的花瓶啊,虽然那不过就是个瓶子,但是那可是皇帝老儿用过的,才多多亿个亿,不过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值!那个卖花瓶的老外夫妇后悔的差点昏了过去。早知如此,再和中国人搞搞价就好了而且这样做的更大笑过是,全国人民还以为我们在爱国,抢救文物,当我们是民族英雄。一举两得;做庄家、炒股票,就和抢银行似的,来钱特快。要像中石油那样,把那些傻呼呼的散户骗到喜马拉雅山上,等他们上来了,把股票卖给他们,让他们永远坐在高山望平川,你坐在山下喝着XO和苹果醋看他们,特爽!这几件事做好了,再去买煤矿、买有色金属等资源,囤积起来,过不了几天就会大幅度涨价,一转手,嘿,没的说;资源买光了?那就去买农副产榀,比如绿豆了、大蒜了、生姜了、辣椒了、芝麻了、大米白面了、苹果鸭梨了、棉花了。等等等等人总是要吃的呀!有条件的要涨价,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涨价。总之,让一切该涨的不该涨的,统统涨起来,就是资本运作

由于这样有智慧的中国人这几年越来越多,全世界的东西都开始莫名其妙的紧缺,所有的东西都开始大幅度涨价了。看来,中国人赚大钱的时代真的来临了。

主要内容:

元朝末年,武当弟子张翠山与天鹰教教主之女殷素素因卷入到屠龙刀的争夺之中,与金毛狮王谢逊一起漂流到海上荒岛。张与殷二人结合生子,取名无忌。十年后,张翠山与妻子回归中土,却因与屠龙刀的瓜葛,双双被逼自刎。

他们的儿子张无忌长大成人后,机缘巧合下练成了绝世武功“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成为了明教教主。张无忌性格优柔寡断,与元朝郡主赵敏、峨嵋派周芷若、表妹殷离和婢女小昭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爱意。然而,看似柔弱的周芷若,却十足腹黑。

周芷若为了获取倚天剑屠龙刀的秘密,不惜杀害殷离,陷害赵敏。张无忌虽看清了周芷若真实面目,但仍割舍不下她。其后,张无忌化解了武林种种恩怨,辞去教主之位,与赵敏寄迹蒙古,内心却仍希望与周芷若、小昭、殷离再续前缘。

扩展资料

主要人物简介:

1、张无忌

武当派第二代“张五侠”张翠山与天鹰教紫微堂堂主殷素素的儿子,明教“金毛狮王”谢逊的义子,天鹰教教主殷天正的外孙,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在北极冰火岛出生,认谢逊为义父。在那个与世无争的环境下长大,又秉承三人教导,从小性格良善。

谢逊在冰火岛谈起以“七伤拳”打空见神僧十三拳的往事,说到打了十拳时,张无忌插口说:“义父,下面还有三拳,你就不要打了罢,这老和尚为人很好,你打伤了他,心中过意不去,倘若伤了自己,那也不好。”他跟义父在一起,学到一些基础的武功。

十岁那年,跟随父母乘木筏回到中原。当武林得知张翠山和殷素素归来的消息后,无论正派还是邪道全都前来围追堵截,千方百计想从他们身上获得谢逊与屠龙刀的下落。小小张无忌也成了他们瞄准的对象,作为猎取情报的突破口。自此,他开始踏入江湖,开始明白世间人心的险恶。

2、赵敏

原名敏敏特穆尔,汝阳王(朝廷大将军察罕特穆尔)的女儿,封号“绍敏郡主”,赵敏是她的汉名,是从她的封号“绍敏郡主”而来。其父在当朝执掌兵马大权。赵敏生性好武,内力不深,但见识颇广。

她爱做 *** 打扮,活脱脱是个 *** 美女,但只须一瞧她行事,那番邦女子的凶蛮野性,立时便显露了出来。

作为元朝郡王府的千金,麾下高手如云,如“玄冥二老”等,专门对付江湖武林人士,其气派风度,一时无两,而赵敏能让他们忠心耿耿地为其办事,能让他们对倚天剑不屑一顾,可见她很能协调内部的利益关系。

《倚天屠龙记》的主题深意,包括了正、反、合三个层面。

之一个层面是“正”,即侠义的传奇。既写“武林至尊、宝刀屠龙”的传奇来历,又写“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侠义传统。

第二个层面是“反”,即写人性特征。屠龙宝刀即刀中的兵书当然不是什么“不祥之物”,真正“不祥”的乃是人类的贪欲和权势欲,那些人之所以费尽心机地争夺宝刀,无非是冲着“宝刀屠龙”的利器和“号令天下”的权势而来。

可笑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明真相。到最终却都为之“反算了卿卿性命”。这些正是小说的基本故事情节和叙事内容,同时又有明显的思想寓意。

第三个层面是“合”,即写传奇与历史的结合,侠义和人性的结合,人类的良知和善意的结合,历史的透视和理想的结合。所有这些“结合”,最终当然都体现在张无忌这一主人公身上,也体现在张无忌送给徐达将军的那一段活中。

-倚天屠龙记

中国人大体上来看是一个无宗教、无信仰的民族,无神论在其精英阶层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有开创世界的传说,而中国的先民们对这个本源性的问题好象并不感兴趣,至少在先秦的古籍中对此只字未提。至于 *** 的开天辟地是在东汉之后才见诸笔端的,大多数学者认为那只是印度神话中范天的中国变种。补天的女娲出现的更晚,她是中原汉族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结合的产物。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也没有谁通过说见到神谕来宣传自己的思想的。在先民们对于自己祖先的传说中不管是有巢氏、燧人氏还是轩辕氏、神农氏,我们也并没有看见神的影子。

即使是在宗教在中国出现之后,民间对宗教也是持一种十分功利的态度。一个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可能是十分混乱的,他可以同时信仰佛教、道教、甚至是基督教。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有财力的家庭一般都会既请上一些和尚也请上一些道士一起来为死者进行超度,这样不伦不类的宗教形式,在其他的民族中是很少见的。但对中国人来说是很平常的事,因为他们并不真正的信仰某一宗教,在他们的心中也根本无法肯定到底是那位主神在主管着世间一切,对中国人来说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可信的也都是不可信的,因此多信几种宗教对他们来说总是有益无害的,这种行为更象一种商业的投资行为。在中国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异教徒的说法,因为每个人的亲戚、朋友,甚至他自己都可能是自己的异教徒。宗教之间互相迫害的是更是极为少见,甚至后期还出现了佛、道、儒三教同源的说法。

由于这个传统,自古以来宗教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就比较低,“天、地、君、亲、师”中并没有宗教主神的位置。在这个等级当中,皇帝的位置仅次于天地。而这个“天地”也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神的含义,他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自然法则。即使在中国的民间的传说和神话体系中,皇帝哪怕是在他未发迹之前也拥有命令诸神的权利。所以当统治者与宗教起冲突时人们绝对会背弃宗教,历史上几次的毁佛事件也都是以统治者的胜利告终的。历史上佛教和道教的几次往复兴衰都是和宫闱的宗教取向有直接的关系。在政治生活中,如果一个统治者“不问苍生问鬼神”,则必为世人所耻笑。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对鬼神一般持两种意见,一是认为鬼神是 “二气之能也”持较彻底的无神论,而大多数人一般是“敬鬼神而远之”对其采取漠视的态度,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在传统上是对宗教持一定反对态度的。

如果说中国人真正的信仰什么,我认为那就是“权力”。中国人对权力的崇拜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君权、父权、夫权是了整个权力信仰体系的三大基石,其中君权或者说是统治权是这个特殊宗教的绝对主神。统治权在中国不仅局限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他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有同样的影响力。在中国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在获得 *** 的支持后才得以发展的,从没有出现过象罗马的基督教一样是在发展壮大之后 *** 才被迫承认的。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可以说一直都是在 *** 的指挥下进行的,而张角、洪秀全等得以出现只是因为当时的统治权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人们对君权的崇拜已经发生了分裂,也就是说整个社会处在一个统治的空白中。即使这样当他们以宗教形式活动时获得的支持也是很少,绝大部分的跟随者都是在他们起事之后才逐渐加入的。这些后加入的人绝大多数还是出于对统治权的崇拜,他们只是认为出现了新的“权力”的主神,这种行为还是对权利崇拜的一种延伸和继续。

中国的这种权力崇拜和国外的传统宗教一样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所谓“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不仅是统治者就是不同统治之下的中国人也都自认为正统并且互相之间十分的对立,他们之间的仇视和对立更象是异教徒之间的事情,就象现在大陆人民与台湾民众之间的关系,看看他们在网上的互骂很难想象他们是同宗同源的兄弟。统治者之间的对立更加是极端的、不可妥协的,中国自古以来,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很少能以和平的方式加以解决,不斗个你死我活是不成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样的话语,听起来更象是对上帝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