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含油气盆地

游戏攻略06

主要含油气盆地,第1张

主要含油气盆地
导读:1渤海湾盆地系发育在华北地台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裂谷型断陷盆地,以新生代沉积为主,总面积55万平方公里。渤海海域面积73万平方公里,居其中的渤中坳陷面积19800平方公里,新生代沉积厚达近万米。坳陷内钻遇地层是渤海湾盆地常见剖面,其层序如下:

1渤海湾盆地

系发育在华北地台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裂谷型断陷盆地,以新生代沉积为主,总面积55万平方公里。

渤海海域面积73万平方公里,居其中的渤中坳陷面积19800平方公里,新生代沉积厚达近万米。坳陷内钻遇地层是渤海湾盆地常见剖面,其层序如下:

中生界:上侏罗统以煤系地层为主,下白垩统以火山碎屑岩为主。

老第三系:按《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六)划分,始新统孔店组为河流相—湖相沉积,据两口井钻遇,其中蓬莱7-1-1井钻穿,不整合于白垩系下统之上。渤中34-2-1井视厚181米(济阳坳陷钻遇的孔店组最早曾划归K2—E1)。始新统一渐新统沙河街组以深湖相浅湖相为主,总厚约500米以上,更大累计厚度1243米。分沙四( )、沙三( )、沙二( )、沙一( )等4个岩性段,为坳陷内主体沉积和勘探主要目的层。

晚渐新世东营组以滨浅湖相—河流相为主。

老第三纪结束以湖相沉积为主的历史,盆地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由裂谷断陷转向坳陷。

新第三纪中新统馆陶组以河流相为主,大量的粗碎屑岩汇入黄河口区聚集在渤中坳陷,并披盖在各凸起上。

上新统明化镇组以河流、河沼相为主的沉积环境。至第四纪更新世海侵开始,逐步成为今日渤海。

渤海湾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一级构造单元5个(黄骅坳陷、济阳坳陷、渤中坳陷、下辽河坳陷和埕宁隆起),凸起13个;凹陷15个。初步查明有50个二级构造带和各类圈闭345个。其中渤中坳陷是海域主体沉积中心,内有渤东凹陷、渤南凸起、石臼坨凸起等也都成为目前主攻目标。

2北黄海盆地

盆地位于北纬37°47′~39°02′,西界东经121°50′,向东与朝鲜西海相通。西部称北黄海盆地,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东部称西朝鲜湾盆地,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盆地的基底为华北地

由于勘探程度很低,对盆地结构还不尽了解。据不完全统计,自1977~1994年间,朝鲜在西朝鲜湾盆地已完钻13口井,其中澳大利亚梅里迪安石油公司,在距朝鲜西海岸130公里处(东经124°左右)所钻的610井、405井,试获有工业价值的油流。

海上钻井未钻穿完整的三叠系和下侏罗系剖面。上侏罗系被称为龙城亚群,二分为龙胜组和新义州组,岩性为砂页岩夹薄层煤,为良好的生油层。钻遇的白垩系更大厚度15364米(未穿),以砂岩为主,为良好的储层,与朝鲜安州盆地、胶东地区的胶莱盆地可对比。

西朝鲜湾盆地钻遇有以渐新统为底的第三系剖面,未见始新世地层,渐新统以不整合覆于古新世火山岩之上。

盆地在区域隆起背景上发育了一系列小型凹陷,晚中生代地层一般厚为100~600米,只有中部、西南部凹陷可达2000米,老第三系为一套含煤地层。新第三系和第四系沉积厚度,仅300~600米。

根据综合地球物理资料解释,北黄海盆地是以地垒、地堑和掀斜断块为特征的中新生代克拉通内裂陷盆地。北部为海洋岛隆起,南部为刘公岛隆起。

盆地构造区划可分为3个带:南部凹陷带面积900平方公里,是盆地内更大的老第三系凹陷,底界埋深2700米,其下晚中生代地层约2000米,包括3个次凹。中部凹陷带包括6个次凹,面积992平方公里。晚中生代地层厚达3500米。北部凹陷带包括3个次凹陷,面积约918平方公里,为晚中生代沉积中心。

3南黄海盆地

南黄海盆地是在下扬子地台基础上发育的中新生代裂陷盆地,总面积约85万平方公里,由3个构造单元组成:即北界千里岩隆起以南的北部盆地、中央隆起和南界勿南沙隆起以北的南部盆地。

(1)北部盆地(北部坳陷)位于东经120°30′~125°30′,北纬34°50′~37°00′之间,面积约51万平方公里。盆地起源始于晚中生代,基底为震旦系或前震旦系变质岩,沉积了自晚白垩世至第四纪地层。

据已钻11口井(我方4口井即黄2、黄5、黄7、黄9井,与英国克拉夫石油公司合作2口即诸1-2-1、诸7-2-1井,韩国在盆地东部钻5口井,分别为ⅡH-ⅨA、ⅡC-Ⅸ、INGA-1、KACH1-1、HAEMA-1),其钻遇地层层序如下:

震旦系:以黄2井为例,主要岩性为千枚岩、硅化灰岩。

上白垩系:以黄7井为例,钻厚1065米,下段以湖相沉积为主,上段岩性与苏北泰州组类似,在诸1-2-1井见良好油气显示,为盆地主要生油层系之一。

阜宁组:以黄5井为例,钻厚10902米,富含化石,属浅湖—半深湖相沉积环境,是盆地内主要生储层,其地质时代确认为古新世。

戴南组:分布较窄仅见西凹,为一套下黑上红的砂泥岩地层,以浅湖相为主夹沼泽相,是南黄海盆地主要生油层之一,更大钻厚1101米,时代为始新世。

三垛组:以红色层发育,碎屑岩为特征,多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属渐新世。

新第三系盐城组和第四系遍及盆地沉积而覆盖全区,总厚不到1000米。

盆地构造区划可分6个次级构造单元,包括北凹、西凹、中凹、南凹、东北凹和东凹等。整体结构为北断南超,沉积层向中部隆起区超覆,形似箕状或半地堑。盆地东端进入韩国海域。

笔者认为:北部盆地和北黄海盆地的晚中生代地层有利相带,将是今后油气勘探新领域。

(2)南部盆地(南部坳陷)位于东经123°30′~124°、北纬33°10′34″~34°30′,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

盆地演化史、地层和沉积特征,基本与北部盆地相同。但其西部延伸与苏北盆地连通,故习称为苏北—南黄海盆地。

盆地结构为南断北超,断层多向北倾,老第三系南厚北薄构成典型的半地堑。中新生界更大厚度达8200米,向东沉积加厚。常6-1-1(A)井阜宁组钻遇油层,测试中获折算日产油245吨,这是南黄海盆地之一口低产发现井。

据《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六)统计,南黄海盆地内共有各层位、各类型圈团468个,圈闭面积9465平方公里。其中老第三系圈闭188个,潜山194个,古生界—三叠系内幕圈闭54个。证明南黄海盆地具有较好的潜在勘探前景。

盆地南端边界勿南沙隆起,为下扬子地台向海域延伸部分,该隆起相对陆上而言,构造较完整,保存条件较好,研究者认为有可能成为海域中生界和古生界找油新区。

4东海盆地

构造单元划分:浙闽隆起区、东海陆架盆地、 *** 隆褶带、冲绳海槽、琉球隆褶区。

(1)东海陆架盆地,位于东海大陆架,东经120°50′~129°00′、北纬25°22′~33°38′,走向北东,长1150公里,宽90~300公里,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

盆地大地构造特征:东侧受控于 *** 隆褶带(根据重力、磁力和地震勘探资料,并结合五岛列岛、台湾中央山脉出露的地层来看,它是一个晚白垩世以来的隆起。该隆褶带将东海分成东、西两个盆地,西面为东海陆架盆地,东面为冲绳海槽盆地,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西侧背靠浙闽隆起区。由此看来,东海陆架盆地位于东亚大陆活动带边缘,以第三系沉积为主,属断陷—坳陷的裂谷型盆地,也是我国近海更大的沉积盆地。根据海上石油钻井和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资料,已建立新生代地层层序。

老第三系:古新统灵峰组、始新统瓯江组、平湖组;渐新统花港组。

新第三系:中新统龙井组、玉泉组、柳浪组;上新统三潭组;第四系东海组。

构造单元区划:

东海陆架盆地内分东部坳陷带、西部隆坳带。

东部坳陷带分福江凹陷、西湖凹陷、基隆凹陷、彭佳屿凹陷和新竹凹陷。其中西湖凹陷是主体部位和沉积中心,面积46万平方公里,新生界更大沉积厚度推测达12~14公里。自晚白垩纪以来,经历了断陷(K2~E1)、断坳(E2~E3)、坳陷(N1)及披盖(N2~Q)4个发展时期。绝大多数局部构造与区域构造方向一致,为北北东,少数为北东或北西。圈闭面积西部保俶斜坡一般小于30平方公里,而凹陷中部浙东长垣上的局部构造一般大于50平方公里,个别大于100平方公里,且多以挤压型背斜为主,如玉泉构造T2圈闭面积达665平方公里。而斜坡带上的则以与断裂有关的牵引背斜、半背斜及断块为主,如平湖构造。

基隆凹陷界于台北低凸起与 *** 隆褶带之间,北面与西湖凹陷、南面与彭佳屿凹陷相连,走向北北东—北东,面积约29万平方公里,新生界更大沉积厚度12000米左右,主要发育始新世、渐新世地层。台湾中油公司钻YDA-1X井曾见气显示。目前,在凹陷内已发现24个局部构造,圈闭面积达1239万平方公里,以鼻状构造为主。

西部隆坳带包括6个凹陷:长江凹陷(舟东坳陷)、钱塘凹陷、瓯江凹陷(温东坳陷)、闽江凹陷、南日凹陷和彭西凹陷。6个凸起:虎皮礁凸起、海礁凸起、雁荡低凸起、台北低凸起和观音凸起。其中瓯江凹陷面积13万平方公里,新生界更大沉积厚度8000米。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曾称此为温东坳陷,北面为温州凹陷,面积约073万平方公里,新生界厚度5500米;南面为丽水凹陷,面积约127万平方公里,新生界厚达9000米,发育有海相古新统,实现了该区地质勘探上海相成藏的重大突破。

(2)冲绳海槽盆地介于 *** 隆褶带和琉球隆褶区之间,北端从日本天草盆地开始,向西南延伸至台湾岛,与 *** 隆褶带平行,呈北北东—北东—北东东向弧形展布。中间窄南北宽,面积约9751万平方公里。中中新世以来沉积厚度推测有10000~12000米。盆地基底为变质的石炭系、二叠系。莫霍面深度为15~28公里,是一个新第三纪的弧后裂谷盆地。海底热流值很高,为105~895HFU,与正在扩张的红海和亚丁湾的热流值相似。

地矿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的一所、二所均对冲绳海槽进行过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而日本等国投入的调查工作量很大,已成为当今海洋地质研究热点。

盆地分4个二级构造单元:龙王隆起带、吐噶喇坳陷、海槽坳陷和陆架前缘坳陷。

目前,海槽内尚无钻井,据盆地外缘的宫古岛近海基准井、冲绳近海1号井等资料,在2970米揭露变质基底、白垩纪花岗岩和上中新世地层等。推测盆地内主要沉积层为中新世的八重山群及上新世岛尻群。

据反射波组地震相分析:划分出陆坡相、浅海相、浊积相及滨岸相。上新世以浅海相为主,常伴有浊积沉积。

推测在3500米左右进入生油高峰阶段,埋深达4100米时进入湿气带,埋深达6000米以下进入高温甲烷为主的干气带。盆地内众多的浊积及浅海相砂体,可成为有利的储集层,而叠置其上的浊积扇末端的泥岩及浅海相页岩构成盖层,形成较好的生、储、盖组合。

5台湾海峡一台西盆地

根据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东京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调查所和原苏联所做的台湾海峡东部和东南部重力资料,反映了重力异常和沉积盆地正相关的关系。近年来,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海峡中西部进行了以地震为主的综合调查,发现两个具有油气勘探远景的沉积凹陷:

①九龙江凹陷(厦彭凹陷),位于厦门东南约60公里,面积6000平方公里,新生界更大厚度达8000米,其中老第三系厚6000米,发育有白垩系,为潜在的生油层,而古新—始新统则为主要生油层。②晋江凹陷(鸟丘屿凹陷),位于鸟丘屿东侧,距泉州70公里,面积8000平方公里,沉积中心在东部,新生界更大厚度6500米,其中老第三系为5000米。

地震调查还发现34个局部构造,有5个构造圈闭良好,其中东山构造条件更佳,可作为首选勘探井位。

台湾中油公司已发现长康(CBK)等油气田。他们将海峡及北方海域划分为5个矿区,据1985年统计,已钻82口井,其中26口见油气。

6南海北部陆架

由于太平洋板块北向运动速率减慢,北部陆缘由挤压构造环境转变为拉张构造环境。在晚白垩世—老第三纪显示由中酸性火山物质充填的断陷沉积演变到内陆湖相的坳陷沉积,而处于弧后裂谷环境,发育一系列张性盆地。在北东、北东东—近东西和北西向三组构造线叠加的基础上,在北部陆缘上形成南北分带、东西分块、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

北部陆缘上形成的主要沉积盆地,包括台西南、珠江口、琼东南、北部湾和莺歌海盆地,总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

(1)珠江口盆地:面积147万平方公里,是南海北部陆缘上更大的以新生代沉积为主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新生界厚逾万米,其中老第三系6000余米,古一始新统属河湖相沉积,新第三系3500余米。老第三系一中中新统属滨岸三角洲沉积,上中新统一上新统属海相沉积。

盆地经历裂陷(J2—K2)→断陷(E)→坳陷(N—Q)3个发展阶段。自北向南划分为4个一级构造带和18个二级构造单元。

①北部隆起带,包括北部断阶带和海南隆起。②北部坳陷带,包括珠一、珠三坳陷,西惠低凸起、惠州凹陷(坳陷主体,面积7400平方公里)、惠陆低凸起、陆丰凹陷、海丰凸起和韩江凹陷。③中央隆起带,包括神狐暗沙隆起、番禺低隆起和东沙隆起。④南部坳陷带,包括珠二、潮汕坳陷,从西向东为:长昌凹陷、长开凸起、开平凹陷、白云凹陷、潮州凹陷和汕头凹陷。

目前,已证实有两套生油气层系:文昌组(湖泊相)和恩平组(煤系地层)。储层从恩平组—韩江组有前缘水道沙、河口沙坝和海进沙体、碳酸盐滩和礁相等。

据不完全统计,现已圈定359个局部构造或圈团,其中以断裂构造和披覆背斜为主。已发现恩平、惠州、西江、陆丰和流花等高产油气田,其中流花11-1是迄今我国在近海找到的更大油气田。目前已发现24个油气田。

(2)琼东南盆地:面积6万平方公里,东接珠江口盆地,西以1号断层与莺歌海盆地分界。新生界厚度达万米以上,钻井中见到寒武系基底变质岩、碳酸岩和中生代花岗岩等,盆地发展与珠江口盆地相同。

盆地构造区划,一级构造单元有4个,二级构造单元11个。①北部箕状断凹带,包括崖北—松涛西凹陷、松涛东凹陷。②崖城—松涛凸起带,包括崖城凸起、陵水低凸起、松涛凸起。③中央断凹带,包括崖13-1低凸起、崖21-1低凸起、崖南凹陷、陵水凹陷、中央西凹陷和中央东凹陷。④南部箕状断凹带。

崖城组为主力生烃岩,特别是含煤层系是盆地内主要气源岩。陵水组为主力储层,是崖13-1大气田的主要含气层。各组自有生储盖理想组合,三亚相和浅海相的梅山组也是良好的储层。盆地内已发现7个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其中6个是气田和含气构造。

(3)北部湾盆地:面积35万平方公里,为以新生代沉积为主的陆内中新生代盆地。老第三系主要是陆相沉积环境,钻厚4777米,新第三系为浅海相沉积,钻厚2300米,地层层序可与邻区盆地对比。流沙港组为主力生烃岩层,涠洲组次之。主力储集层为流沙港组,其次为中新统角尾组。

盆地构造区划:①北部坳陷:包括涠西南凹陷、涠西南低凸起、海中凹陷,为盆地主体。②企西隆起:缺失大部分地层。③南部坳陷:包括鸟石凹陷、海头北凹陷、迈陈凹陷、福山凹陷、流沙港凸起、临高凸起。④东部隆起区。

目前,已发现13个油气田,其中涠10-3断层鼻状背斜油气藏已投入开发,成为南海北部之一个海上油气田。

(4)莺歌海盆地:位于东经105°22′~109°40′、北纬14°30′~21°17′之间,面积113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北西向具有奇特地质现象的新生代沉积走滑盆地。据地震资料解释沉积层厚达2万米,其中新第三系厚度就达万米以上,沉积速率为04~14毫米/米,沉降速率为01~05毫米/米。

目前,最深钻井乐东30-1-1井井深50265米,尚无一口揭示老第三系沉积,据推测可能存在一套海陆相地层。已钻地层剖面如下:

下中新统三亚组:钻厚106~207米(莺1井),与下伏前第三系基底有25米厚风化壳。

中中新统梅山组:钻厚242~578米(未穿),属半深海相富含深水浮游生物。

上中新统黄流组:钻厚46~657米,剖面解释厚1250米,为区域性盖层,属半深海相沉积。

上新统莺歌海相:钻厚209~14995米,下部为半深海相。

第四系:更大钻厚2178米。

盆地构造划分中央坳陷带和南、北两个斜坡。西北部连接河内坳陷。

以往认为广泛发育的“泥拱带”,经钻井证实和研究确认,只是地震资料上的模糊带,是正常的砂泥岩互层沉积被地下热流体上涌充气后形成了流体底辟,从而引起地震波的屏蔽和速度变化造成的,而具低速特征的地震模糊带,常与钻遇的超高压带相对应。目前,已发现5个大型背斜圈闭,面积分别达100~300平方公里,例如东方气田等。

(5)台西南盆地:位于东经117°30′~120°55′、北纬20°50′~23°30′,北邻台湾浅滩—澎湖—北港隆起;南依笔架隆起与深海盆;西靠东沙隆起;东抵台湾中央山脉带西缘。面积46万平方公里,总体呈北东展布,新生代沉积厚度更大达10000米以上。

据钻遇地层其剖面如下:

白垩统:轻度变质岩、河流—浅海相间夹煤层。

渐新统:砂页岩,浅海相。

中新统:分下、中、上3个亚统,以页岩为主,夹粉砂岩,属浅海一半深海相—汪海半深海相,富含超微化石,之上为上新统一第四系。

盆地构造区划:盆地以断裂为主,划分为北部坳陷,有5个沉积中心,西部古新—始新统沉积。中部隆起,具长期继承性活动,发育有生长背斜等圈闭构造。南部坳陷是盆地沉积最厚、面积更大的构造单元,有3个沉积中心自西向东迁移。东部后期受挤压强应力而发育逆断层及有关背斜构造。

台西南盆地是南海北部陆缘唯一其下叠伏有海相中生界的盆地。盆内分布中生界、古新—始新统、上渐新—中中新统和上中新统—更新统等4套气源岩。

7南海南部陆缘

(1)曾母盆地:盆地位于捞沙越陆架上,属非典型前陆盆地,面积183万平方公里(属我海疆线内约127万平方公里),西邻纳土纳隆起,东界北西向廷贾—巴兰断裂,跨越陆架和陆坡两大地貌单元。盆地东南部发育有近南北向的岛礁群,包括曾母暗沙。

地层总厚达15000米,由渐新统一第四系组成,分8个海退旋回。渐新统—中中新统陆相沉积为主要烃源岩;台地生物礁和碳酸盐隆为主要储集岩;上中新统浅海相沉积是主要储集层,以含气为主。

盆地构造区划分为9个次级构造单元:索康坳陷、拉奈隆起、塔陶垒堑区、西巴林坚隆起、巴林坚褶皱区、南康台地、康西坳陷、安屏低隆起和西部台地。据地球物理和钻井揭示,盆地基底主要由古新—始新世的变质岩组成,最老基底已见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

盆地油气资源极佳,目前,已发现有72个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拥有F6、Jintan和L3个储量850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气田,而油田主要分布于巴林坚区。

(2)沙巴—文莱盆地:位于廷贡断裂以东,沙巴岸外及文莱沿海一带,走向北东,面积约94万平方公里(属我海疆线内33万平方公里)。盆地是南沙地块向巽他地块俯冲所形成的弧前盆地。分为沙巴区(东部)和文莱区(西部),以巴兰—文莱三角洲为例,新第三纪以来,海上沉积超过万米。

①下—中中新统塞塔晋组,属特定的浅海一半咸水河口环境沉积,以页岩为主,厚3000余米。②中中新统兰比尔组。③上中新统米里组为潟湖—沙坝相,是主要产油层之一,更大厚2000米。④上中新统一上新统利昂组,以砂岩为主,富含褐煤的粘土层,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

主要烃源岩:塞塔组(海相页岩)和贝莱特组,为富含树脂成分的陆源植物的海岸平原相沉积。

目前,已发现61个油气田或含油构造,以产油为主,其中,巴罗尼亚油田可采油储量达2947万立方米,天然气356亿立方米。安帕西南油田可采储量144亿吨。

8南海西部陆缘

南海西部陆架中段狭窄,为一条南北向走滑断裂—越东断裂所限。北段和南段较宽阔,分别发育北西向走滑断裂—红河断裂和泰国湾断裂,这与印度次大陆撞入欧亚大陆有关。

沿着越南东侧陆架分布一系列沉积盆地,现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1个,类型包括背斜、断脊斜、断块和地层岩性等。以已发现的大熊油田为例:位于北部坳陷西段,面积约50平方公里,于1988年经苏越石油公司勘探证实,日产油912立方米,天然气85万立方米,可采石油储量5~10亿桶。越南南部陆架部位以万安盆地为代表,近南北向,面积约85万平方公里,属我国海疆线内面积63万平方公里。西北与湄公河盆地相邻,西南为纳土纳隆起,西接昆仑盆地,东接越东断裂。新生代沉积更大厚度逾12000米,主要为渐新世以来沉积,自下而上为:桥组,为河湖三角洲—浅海相;都组,为下中新统,滨海—浅海相;通一芒桥组,属中中新统,滨海—浅海相;昆仑组,上中新统,浅海—滨海相;边同组,上新统一第四系滨海环境沉积。基底为中生代变质岩和岩浆岩。

构造区划:盆地划分为“四坳三隆”,即北部坳陷、北部隆起、中部坳陷、中部隆起、南部坳陷、南部隆起、东部坳陷。

盆地内已发现60多个局部构造或圈闭。

9南海东缘岛弧带(消亡带)

位于马尼拉海沟以东地区,是典型的沟—弧边缘,形成于中中新世及以后,发育逆冲断裂弧前盆地和弧后前渊等构造形式。以礼乐盆地为例:位于南沙群岛东北端更大的水下浅滩,面积约32万平方公里,全部属我海疆线内。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促成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宋朝在军事上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夺权。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了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同年七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但是,三帅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来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他任何官员都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发兵,却不能直接统军,这样就导致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同时,宋朝经常更换统兵将领,以防止军队中出现个人势力。宋朝的 *** 可谓“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宋朝的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藩兵。禁军是中央军,也是宋朝军队的主力。厢军是各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则是按机关抽调的壮丁。藩兵是防守在边境的非汉民族军队。

姜子牙出生地:东海之滨或牧野之地。

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

扩展资料

姜子牙是一位满腹韬略的贤臣和非凡的政治、军事家,一直受历代统治者崇尚,这在《诗经》等唐朝以前的许多史料及文学作品中颂文颇多。唐太宗即位后,外夷相侵,内患未除,政局动乱,国家面临着百乱待治,百废待兴的情况,为了达到“安人理国”的目的,便自称他是姜子牙的化身。

在磻溪建立太公庙,他用这一举动告诉人们,他要象周文王访贤并重用姜子牙那样的贤臣良将,他后来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国的人才,终于实现了“贞观之治”。

唐玄宗为求国内安宁,需要像姜子牙那样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忠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于公元731年(开元十九年)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并要求以张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当发兵出师或各将领及文武举人应诏,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

公元739年(开元二十七年)追谥姜子牙为“武成王”,成为中华民族“武”圣人。公元1072年(宋神宗熙宁五年)为抵御外寇入侵,下令要求各军事将领必读《太公兵法》。

-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