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赛车的知识等

游戏攻略05

有关赛车的知识等,第1张

有关赛车的知识等
导读:辛烷值是衡量汽油在汽缸内抗爆震燃烧能力的一种数字指标,其值高表示抗爆性好。汽油在汽缸中正常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为10-20公尺/秒,在爆震燃烧时可达1500-2000公尺/秒,后者条件下使气缸温度剧升,汽油燃烧不完全,机器强烈震动,从而使输出

辛烷值是衡量汽油在汽缸内抗爆震燃烧能力的一种数字指标,其值高表示抗爆性好。汽油在汽缸中正常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为10-20公尺/秒,在爆震燃烧时可达1500-2000公尺/秒,后者条件下使气缸温度剧升,汽油燃烧不完全,机器强烈震动,从而使输出功率下降,机件受损。

不同化学结构的烃类,具有不同的抗爆震能力。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的抗爆性能较好,辛烷值设定为100;正庚烷的抗爆性差,辛烷值设定为0。汽油辛烷值的测定是以异辛烷和正庚烷为标准燃料,按标准条件,在实验室单缸汽油机上用对比法进行的。调节标准燃料组成的比例,使标准燃料产生的爆震强度与试样相同,此时标准燃料中异辛烷所占的体积百分数就是试样的辛烷值。依测定条件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辛烷值:

马达法辛烷值:测定条件较为苛刻,发动机转速为900转 /分,进气温度149℃。它反映汽车在高速,重负荷条件下行驶的汽油抗爆性。

研究法辛烷值:测定条件缓和,转速为600转 /分,进气为室温。此辛烷值反映汽车在慢速行驶时的汽油抗爆性。对同一种汽油,其研究法辛烷值比马达法辛烷值高出0-15个单位,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敏感性(度)。

道路法辛烷值:也称行车辛烷值,用汽车进行实测,或在全功率试验台上模拟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条件进行测定。道路辛烷值也可用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按经

热熔轮胎的基础知识储备

出色的赛跑运动员,除了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一双合适的鞋子也是必不可少的。同理,汽车可以表现出优秀的行驶性能,强劲的动力系统是核心,但是与其相配合的轮胎也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装轮胎已经成为汽车改装一族的必修课,然而在轮胎改装方面,很多车主在改装轮胎时存在着盲目跟风、品 *** 崇拜等错误的心理,一定要根据自己汽车的实际情况以及行驶路况来决定。

一般街胎要求的重点,除了拥有日常行车所需的良好抓地力与排水性外,不外乎就是舒适性、耐久性与肃静性这几项,以目前轮胎制造技术而言,街胎所提供的抓地力来自胎面与路面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这方面与橡胶有息息相关的关系,而通常材质愈软的橡胶抓地力也就愈好,不过相对来说也就愈容易磨损,因此每个轮胎制造商无不绞尽脑汁针对橡胶材质来进行研究,试着找出能兼顾抓地力与耐用性的最橡胶佳。

而舒适性方面则是与轮胎的结构有关,尤其是在胎边(胎壁)的部分,在相同尺寸的轮胎上,胎壁强度愈大愈硬就代表变形量愈少,相对来说轮胎本身的吸震效果就不如较软的胎壁,不过较软的胎壁虽然能够提供较舒适的路感,但在操控上来说却不如前者来得好。在排水性与肃静性方面,则是与胎面的纹路设计有关,通常街胎为了较佳的排水性与肃静性,胎纹都会设计的比较复杂,不过相对来说这种较复杂胎纹的胎块面积也会较小,抓地力就不如大胎块的设计来得优越。

轮胎可分为街胎、性能胎与热熔胎这几种,选购轮胎必须依照用车的习惯与需求来进行挑选,而赛车胎则是限定比赛使用,一般道路绝对不适合这种胎款。

反观赛车用胎,它最主要的任务是提供车辆更大的抓地力与操控性,在街道用胎上所需的排水性外、舒适性、耐久性与肃静性都不是重点,所以在设计上的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赛车用胎为了要提供更佳的抓地力,除了使用较软的橡胶来对路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另一个与街胎更大不同之处,就是这种轮胎的橡胶一但达到工作温度后便会出现熔化的现象来产生黏性,藉此让抓地力更进一步提升,所以这种胎也被称为「热熔胎」。

在胎面方面,赛车胎为了追求更大的接地面积,大多是无胎纹或是胎纹非常简单的设计,也就是俗称的光头胎或有纹热熔胎,胎壁结构也比街胎来得更硬更强,以提供良好的侧向支撑力与操控性,但由于光头胎并无排水效果,因此轮胎商也会推出具有排水纹的雨胎,这种胎比一般赛车用胎的材质更软、有效工作温度也更低,在乾地使用的话磨耗会非常快,此外,而为了因应特殊地形如砂石地、雪地、抓地力较差的柏油路面等,轮胎商都有相关对应的赛车用胎可供选择。

至于如何判定赛车用热熔胎与街胎的区别,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胎面的胎纹与材质,热熔胎的胎纹较少,且胎面摸起来会比较黏且软,此外,有的胎款虽然拥有较多的胎纹,但本质上来说却比较接近热熔胎的材质,这时候通常就会以Treadwear磨耗指数(TW值)来判定,一般来说TW值在140以上被界定为街胎,而140以下则被视为热熔胎,而真正的赛车用胎的光头胎磨耗指数通常都在100以下。

全热熔轮胎

全热熔轮胎指的是胎面温度升高后使自身融化呈凝胶状态的车胎,当车辆在行驶时,轮胎会不断与地面产生摩擦,这样胎面就会产生热量,相比冷胎状态下的橡胶更具有流动性,也就是会更加的软。软化后的轮胎和地面的附着力增强,从而提高了车辆的过弯极限。一般全热熔轮胎在赛车上使用较多,并且成本相对比较昂贵。

半热熔轮胎

由于全热熔轮胎成本太贵,对于业余赛车爱好者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于是后来就有了半热熔轮胎。轮胎厂商在制造轮胎时就会加入凯芙拉纤维等化学材料,这样胎壁的硬度就会加强,同时又减轻了自重量,工作温度远远低于热熔胎的轮胎,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热熔特性,再加上花纹和排水槽的设计,能够拥有接近全热熔胎的抓地力,并且还具有出色排水性,性价比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