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家族怎么申请

游戏攻略04

率土家族怎么申请,第1张

率土家族怎么申请
导读:在《率土之滨》游戏中申请创建家族或加入家族,可以参考以下步骤:1 打开游戏,并进入主界面。2 在主界面下方找到家族系统,点击进入。3 进入家族系统后,点击创建家族。4 创建家族前需要先添加个人标签,也可以邀请其他区服的至少一名其他势力一同创

在《率土之滨》游戏中申请创建家族或加入家族,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 打开游戏,并进入主界面。

2 在主界面下方找到家族系统,点击进入。

3 进入家族系统后,点击创建家族。

4 创建家族前需要先添加个人标签,也可以邀请其他区服的至少一名其他势力一同创建家族。

5 创建家族需要决定家族的名称,设计独特的家徽,并添加标签来描述家族的精神面貌,同时需要支付500虎符。

6 发起创建成功后,等待48小时在被邀请的任一势力同意后家族即可成功创建。

以上就是《率土之滨》游戏中创建或加入家族的步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抄国学经典语录1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放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哉;祸种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去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的用处。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涸了,鱼被困在陆地上,互相吹腮上的水泡,互相泼残存的泉水;这种情况固然很感人,但是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忘记对方的存在。这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思想体现。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大自然给我以形体,用生使 *** 劳,用老是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为之有野。”

 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内储藏着多少财务,这就是聪明;带头思安进入屋内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摘抄国学经典语录2

 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4、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6、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7、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8、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

 9、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孔子《论语》

 10、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易经》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1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1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14、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1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16、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1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经》

 18、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警世通言》

 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0、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梦龙《警世通言》

 2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道德经》

 22、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易经》

 23、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2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25、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易经》

 26、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经》

 2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30、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屈原《楚辞》

 31、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3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易经》

 33、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警世通言》

 34、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35、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经》

 3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

 37、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38、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冯梦龙《警世通言》

 39、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经》

 40、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易经》

 4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42、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

 4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4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4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46、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47、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

 4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经》

 49、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50、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经》

 5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52、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53、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5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5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56、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

 57、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孔子《孝经》

 58、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

 59、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诗经》

 60、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易经》

 6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62、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道德经》

 6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64、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

 65、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66、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诗经》

 67、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易经》

 68、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诗经》

 69、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经》

 70、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

 7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7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73、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屈原《楚辞》

 7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7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

 7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77、愿一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诗经》

 7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7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80、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诗经》

 8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楚辞》

 8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83、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8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

 86、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孝经》

 87、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诗经》

 88、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国语》

 89、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9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9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9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易经》

 9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道德经》

 9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9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96、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冯梦龙《警世通言》

 9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9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道德经》

 9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00、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经》

 10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102、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诗经》

 103、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易经》

 10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10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106、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诗经》

 107、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国语》

 108、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

 109、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国语》

 110、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经》

 11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1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11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114、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经》

 115、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116、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迂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

 11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11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

 119、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120、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楚辞》

 12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12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

 123、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

 124、有以无难以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国语》

 125、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

 12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127、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经》

 12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129、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

 13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经》

摘抄国学经典语录3

 1、你说话所产生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对方给你的回应

 2、一个人的不成功源于朋友太少和质量不好

 3、只要灵魂还在,一个企业的组织建设就会在

 4、有学历并不等同于有文化

 5、***修养不够,不仅缺心,而且缺德,招来的人跟着你有未来吗?

 6、一个领导者的价值在于可以把追随他的人培养成领导者

 7、觉者、智者就是佛,学佛是为了修佛,修佛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开悟

 8、当一个人有了出世的智慧再去干入世的事情时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9、每个人更大的局限莫过于时间和空间的变换关系

 10、修之以身、其德乃真

 11、所谓忙————其实就是心灵的逃亡

 12、用一生的时间去做两世的事情活出三辈子的精彩

 13、我也想糊涂一点,无奈我已开法眼

 14、你带着憎恨的心情去淘米,做出的饭都是有毒素的

 15、人生有三处,花钱绝对连眼睛都不要眨:一是给自己的父母花钱眼睛都不要眨,因为厚重的养育之恩是再多的金钱都无法诠释的;二是给自己的铁哥们儿花钱眼睛都不要眨,因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有可能飞黄腾达的;三是对学习的投资眼睛都不要眨,因为拒 绝学习就等于拒绝成长和晋升

 16、可以了解别人只能算聪明,能够看清自己才算是智者

 17、只有营销才会产生利润,其他都是成本

 18、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将源兵魂

 19、作为***要精满、气足、神旺,最难得的是拥有预见未来的能力

 20、一个不愿意为别人鼓掌喝彩的人便已经是痴呆的开始

 21、一但你到达了彼岸之后,还要再扛着沉重的船行走吗

 22、一个人的智慧和良知是高于一切的

 23、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即使再优秀也只能成为汉奸

 24、一个人往往是因为太过优秀从而才难以卓越

 25、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远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背)矣

 26、没有顾客的拒绝哪会有营销人员的出现,别人身上的不足往往正是你因此存在的价值

 27、多花时间成长自己,少花时间苛责别人

 28、改变你不良的语言惯性就有可能改变你的命运

 29、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

 30、人脉即是财脉,关系即是实力,朋友即是生产力

 31、人世间最不能等的事就是孝敬父母,切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32、一个卓越的***需要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33、思考力乃是万力之源

 34、最笨的人就是出色的完成了根本不需要去做的事

 35、有贤推举方显胜,能人帮衬方为王

 36、用人所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需人所长就必容人所短

 37、学会放下才能懂得承担,人的烦恼、痛苦,往往都是因为放不下、想不开、忘不了

 38、强者会让行为控制情绪,弱者才会让情绪控制行为

 39、沟通是信息的传递,是情绪的转移,是感觉的互动

 40、最实用的团队文化是为人处世的文化,更高级的团队文化是精神文化

 41、勇敢最多只可以杀敌,懂得隐蔽才能够保存自己

 42、人际沟通需要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

 43、人一旦怕你,就是离骂你,恨你不远了

 44、善战者不怒

 45、不要把珍珠和玛瑙放在猪的面前,否则它们会反过来咬你,因为你没有喂它们猪食

 46、如何使自己的命运变好————答案就是找命好的人然后跟他交朋友

 47、***要在沟通上善于破冰,永远不要做气氛的污染源

 48、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49、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三种好的心态————随喜心、包容心、利他心

 50、怀才就像怀孕一样,时间久了早晚会被看出来,如果没被看出来,只能说明怀的还不够

 51、好人————就是没有时间去做坏事的人

 52、下下等的人也许会有上上等的智慧

 53、习惯若不改,结果就不会变

 54、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辨;不别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

 55、你关心什么,就会关注什么;你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注意力等于事实

 56、目标决定你达到目的时得到的是什么东西,过程决定你达到目标时成为什么样的人,过程重于目标,对的过程往往会得到对的结果

 57、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相当于食物,思维能力是消化功能,智慧是营养

 58、事物是客观的,但看法是主观的;事物本身不具有意义,有意义的是如何看待事物

 59、没有完美的事物,只有完美的看待事物的角度

 60、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肯定视角与否定视角,自我视角与非我视角,往日视角与来日视角, 求同视角与求异视角,表象视角与局部视角

摘抄国学经典语录4

 1、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之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2、新年贴春联,只要门楣上写着“百忍家声”就知道这一家一定姓张。中国姓张的全以祖先的容忍为荣了。

 3、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4、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之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之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5、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6、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做出贡献。

 7、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8、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9、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10、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11、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12、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13、“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14、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15、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战国策》: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更高,影响更大的著作之一。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读《战国策》经典名句可以发现,在现代语言里仍有很多语句在我们这口耳相传,读古人书,明当世理。

  一>安身立命之策:

 (1)贵其所以贵者贵——认清权力本源之策

 (2)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施恩不望报之策

 (3)无功不当封——利害对照之策

 (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避免两败俱伤之策

 (5)鬼且不知也——“西瓜偎小边”之策

 (6)蝼蚁得意焉——固本舍术之策

 (7)毛羽未丰不可以高飞——度糖量力的智能

 (8)诽在己,誉在上——重臣自保之策

 (9)其变不可胜数也——鸡蛋不放同一篮子之策

 (1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辞官自保之策

 (11)狡兔三窟,高枕无忧——三重保险之策

 (12)三战三胜而国危——小国不可好战之说

 (13)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以小事大策略之辩

 (14)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论辩

  二>处事应对之策(上)

 (15)言者异,则人心变——以退为进的游说之策

 (16)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政治正确以脱罪之策

 (17)胜而不骄,约而不忿——菩始且能善终之策

 (18)前倨而后卑——潜心研究而成大功之策

 (19)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拉高难度以阻止事情发生之策

 (20)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加深对手阵营内部矛盾之策

 (21)一国三公,吾谁适从——有见地无作为之鉴

 (22)美女破舌,美男破老——排除敌国贤臣之策

 (23)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化危机为转机之策

 (24)布衣之怒,流血五步——赤脚拼穿鞋之策

 (25)以酒亡国,以色亡国——借题发挥之策

 (26)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分化合纵之策

 (27)出君之口,人臣之耳——密谋策反之策

 (28)计不决者名不成——促使把握时机之策

  处事应对之策(下):

 (29)凤凰于飞,五世其昌——卜卦辞的后见之明

 (30)我能往,寇亦能往——正面迎敌不躲避之策

 (31)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忠孝不能两全之叹

 (32)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以死唤醒人心之策

 (3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坦诚签和约之策

 (34)父教子贰,何以事君——临难不亏大节之论

 (3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知过不改而招弑之鉴

 (36)有党必有雠——广结善缘之策

 (37)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忘恩负义的歪理

 (38)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认命伏诛之叹

 (39)朝不及夕,何以待君——时机紧迫痛下决心之谏

 (40)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固贪而失国之鉴

 (41)人各有偶,齐大非偶——小国依赖大国非福的避祸之策

 (42)多行不义必自毙——纵欲养恶之策

  三>领导统筹之策

 (43)一枭之不如,不胜五散——授权下属之策

 (44)不为爵劝,不为禄勉——君王好贤臣子尽忠之策

 (45)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三军一心共担责任之策

 (46)战胜于朝廷——不战而称霸诸侯之策

 (47)君臣无礼,而上下无别——礼遇重臣以免贰心之策

 (4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掌握气势消长之策

 (49)挟天子以令天下——威镇天下之策

 (50)去邪无疑,任贤勿贰——推心置腹之策

 (51)舌以柔存,齿以刚亡——至柔胜至刚之理

 (52)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地方凌驾中央之鉴

 (53)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用人所长之论

 (54)众怒难犯,专欲难成——情急当断即断之策

 (55)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君爱民、民亭君之道

 (56)食指大动,染指于鼎——君臣无仪而失国之鉴

 (57)师克在和不在众——信心中有决心之策

 (58)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教睦邻国之道

  四>经营管理之策

 (59)数战 *** 劳,久师则兵弊——等待敌人累垮之策

 (60)积羽沉舟,众口铄金——连横破合纵之一策

 (61)贵不与富期,而富至——戒败亡于起始之策

 (62)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合纵抗秦之一策—

 (63)一而当十,十而当百——善用地形险要之策

 (64)战胜无加,不胜则死——更低风险、更高报酬之策

 (65)为名者攻其心,为实者攻其形——明确战略之策

 (66)上不可则行其中,中不可则行其下——战略周全之策

 (67)将欲取之,必姑与之——骄敌之策

 (68)良商不与人争价——隐忍待时之策

 (69)法古不足以制今——变法革新之策

 (70)治大者不治小——做大事不必太顾细节之遭

 (71)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除疾务尽之谏

 (72)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以利诱人从命之鉴

 (73)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不可破坏制度之论

 (74)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辩明亲疏敌我之道

 (75)天生民而树之君——利民养民之道

 (76)春搜、夏苗、秋弥、冬狩——顺应时序治国之遭

 (77)施恿于穷土——买进投机股之策

  五> 待人接物 之策

 (78)凤凰不翔,麒麟不至——将心比心的说服之策

 (79)人事已尽,鬼事未闻——固人而异的游说之策

 (80)有实无名,有名无实——激怒君王的险策

 (81)君子杀身以成名——劝人功成身退之策

 (82)曾参,慈母不能信——预防谗言相害之策

 (83)三人成虎,十夫揉椎——提醒众人相谗危机之策

 (84)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冒死进言之策

 (85)耳不聪,目不明——点醒国君听谏之策

 (86)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强调忠贞之策

 (87)一发不中,前功尽弃——劝人见好就收之策

 (88)伯乐相马,身价十倍——请托名人推荐之策

 (89)乌非乌,鹊非鹊——指桑骂槐之策

 (90)交浅者不可以言深——迂回进言之策

 (91)无妄之福,无妄之祸——誉告预防灾祸之策

 (92)食贵于玉,薪贵于桂——摆高姿态拿娇之策

 (93)驱群羊而攻猛虎——削弱对手斗志之策

 (94)请而不得,有悦色——察见隐情的功力

 (95)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加买保险之策

 (96)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说服“光荣擞军”之策

 (97)苟无民,何以有君?——劈头抢自之策

 (98)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顺意曲折之谏

 (99)风马牛不相及——理不直气也壮之策

 (100)伯乐之知己——掉人兼掉己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