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拳史的图书目录

游戏攻略06

中国太极拳史的图书目录,第1张

中国太极史的图书目录
导读:肖维佳序自序凡例不虚美!不隐恶!(代前言)之一篇 太极拳的创造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之一章 应该给太极拳下一个正确的科学定义一、太极拳定义的必要性二、太极拳是一种个人徒手技击术——普遍性三、太极拳的特殊性四、王宗岳《太极拳论》科学地界定了太极拳

肖维佳序

自序

凡例

不虚美!不隐恶!(代前言)

之一篇 太极拳的创造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之一章 应该给太极拳下一个正确的科学定义

一、太极拳定义的必要性

二、太极拳是一种个人徒手技击术——普遍性

三、太极拳的特殊性

四、王宗岳《太极拳论》科学地界定了太极拳

五、太极拳的科学定义

第二章 哲学体系

一、中华民族的形成——从野蛮到文明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央思想的形成

三、远古对自然的认识——“一分为二”的辩证观

四、中华文化的主体观——重智轻体

五、远古两场重大战争的哲学意义

第三章 社会发展

一、奴隶解放是武术出现的前提

二、官民矛盾需要解决民问武艺的技术问题——武术的出现

三、游侠的出现标示武术的成熟期

四、武术的发展必须解决武术的传承问题

第四章 传统文化是太极拳源流的必由之路

一、《易经》是太极拳理论之源

二、《道德经》的影响

三、儒学的影响

四、兵家的影响——太极拳是战略拳法

五、中医的影响

六、道教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 太极拳的技术发展

一、太极拳的技术准备

二、中国拳术划时代的转折——武当内家拳

第六章 太极拳的唯一原理——王宗岳《太极拳论》

一、王宗岳其入

二、质疑《阴符枪谱》合抄本

三、《阴符枪谱》是从《纪效新书》抄编的

四、《太极拳论》的作者是王宗岳吗

五、《太极拳论》是太极拳的经典著作

六、《打手歌》的作者

第七章 各式太极拳架均源于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

一、武氏太极拳

二、杨式太极拳

三、陈氏炮捶(陈氏太极拳)

四、《陈氏太极拳图说》让太极拳分道扬镳

五、杨禄禅、武禹襄为什么不承认陈家沟陈氏在太极拳中的地位

六、今日之太极拳

第二篇 中国近代史上知识产权重大侵权事件

之一章 “陈王延创造太极拳”的说法之来龙去脉

一、始作俑者唐豪及其追随者顾留馨其人

二、陈家沟陈氏对于创造太极拳的各种说法

三、陈王廷创造太极拳的根据

第二章 中国近代史中陈家沟的历史背景

一、陈王廷是出身官宦世家的明末抗清战将吗

二、为陈王廷编织一个官宦家庭

三、近代史上陈家沟地主武装残酷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军

四、陈家沟地主武装镇压晚清农民起义军捻军、长枪会

第三章 支撑陈王廷创造太极拳说的两个史料

一、《陈氏家谱》质疑

二、《陈氏家乘》质疑

三、《长短旬》的真正作者是谁

第四章 五幅陈王廷画像一个“蒋姓仆”

一、蒋姓仆、蒋把式、蒋发

二、陈王廷画像五易其稿

第五章 陈氏拳械源流考

一、为什么写不出一部陈家沟太极拳史

二、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传入陈家沟

三、唐豪说的太极拳实系戚继光拳经

四、近代太极拳架是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创编的

第六章 陈长兴《十大要论》与《用武要言》实为形意拳《九要论》与《交手法》

一、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与形意拳《九要论》对比

二、陈长兴《用武要言》与形意拳《九要论》之第九要及《交手法》对比

第七章 评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

一、陈鑫为什么要写《陈氏太极拳图说》

二、剖析《陈氏太极拳图说》的理论

三、评“以易理说拳理”

四、陈鑫抄袭王宗岳《太极拳论》

第八章 太极拳的发明创造权问题

第三篇 太极拳发源地考察

之一章 陈家沟太极拳调查纪实之一——1995年英国学者丹·杜切泰考察

第二章 陈家沟太极拳调查纪实之二——ri007年考察

一、现在陈家沟的一般情况

二、陈家沟太极拳祖祠

三、杨禄禅学拳处

四、陈家沟太极拳祖林

五、重大发现——陈氏始祖陈卜墓碑保存完好

六、重大突破——发现陈王廷原墓碑

七、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以前陈家沟没有太极拳一字一物之证

第四篇 张三丰——武当武术的图腾

之一章 为什么说武当山是太极拳发源地

第二章 张三丰的太极拳图腾地位

一、张三丰的知名度是哪里来的

二、张三丰的形象

三、隐居武当山

四、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引出中国拳术的内外两家,少林与武当两派

五、张三丰与太极拳

六、对张三丰的崇拜是武当派武术发展的历史需要

第三章 拳道合一

一、养生之道

二、动静之机

三、刚柔相济

四、吐纳导引

五、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达到武功之上乘

第五篇 太极圣城广府镇——太极拳从这里走向世界

之一章 太极拳发生在广府

第二章 太极拳从广府来到北京、走向世界

第三章 太极拳传遍世界

第四章 两岸太极 *** 流

一、1990年台湾高雄太极拳协会访问大陆进行民间交流

二、1997年大陆民间人士赴台交流太极拳

第五章 昔日宗师踪迹今何在杨禄禅教拳的端王府今天在哪

结论 太极拳的创造者是中华民族 太极圣地是沃土神州

中国古代技击术引入易理、吐纳之法、导引之术,是太极拳的理论先驱

少林拳“翻”之的内家拳是太极拳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分水岭

王宗岳最早以太极学说论拳奠定了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和技击 ***

参考文献

手机游戏排行榜前十名有:《球球大作战》、《狼人杀》、《三国杀》、《第五人格网》、《模拟城市:我是市长》、《我的世界》、《部落冲突皇室战》、《一起来飞车》、《王者荣耀》、《保卫萝卜3》。

1、《狼人杀》

《狼人杀》是由网易根据热门桌游狼人杀发明的趣味卡 *** 手游,真实模拟整个狼人杀的场景,简单的游戏规则方便玩家快速上手,所有好友可在线随意匹配,让桌游变成你的娱乐日常,游戏目前提供6人明 *** 、9人明 *** 、10人速推、12人预女猎白、12人狼王守卫和12人白狼王守卫六种玩法。

2、《第五人格》

第五人格网官方版是网易游戏打造的一款非对称性对抗竞技手游,游戏玩法类似单机游戏黎明杀机的玩法,由一名玩家扮演实力强大的屠夫,另外的数位玩家则扮演弱小的人类,依靠团队配合躲避屠夫的追杀。

3、《模拟城市:我是市长》

《模拟城市:我是市长》是一款模拟城市游戏的手游版本,大家可以一起玩这款游戏哟,继承了前作的精华玩法,玩家们可以从零开始建造这座城市。此款游戏是基于EA旗下27年金 *** 游戏IP Simcity开发 *** ,曾在iOS中国区蝉联一周下载榜首位。

  1、剧情介绍:清朝咸丰年间, *** 泛滥成灾。自幼爱好武艺的杨露禅,在和山匪交手的过程中,无意得到陈氏太极的传人相助。杨露禅有心拜在陈家门下,却得知陈氏太极不传授外人。为学太极拳,杨露禅到陈府当下人。

 2、在日积月累中窥得太极精要,陈氏太极掌门人陈长兴为其诚心所感动,破例收他为徒。后露禅在奉师命押镖时发现洋人所托之物是 *** ,遂毁之。

 3、陈长兴命露禅避居京师王府,后与董海川、琴心、武忠邦等人结为莫逆。在 *** 战争中,杨露禅和朋友们坚定站在禁烟的立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后广开武馆招收门徒,杨氏太极名满天下。

女娲炎黄属于上古神话人物的传承,而玉皇、太白则不属于这个体系,应归属于宗教(道教)衍生人物。

如果要顺序的话,即分为先民时期、遗民时期这种。那样的话,顺序大致如下:

1、 *** 开天地化身万物,女娲造人后补天托地。到此,道教插入了一个关键人物,其位置现今在女娲之上, *** 之下,名曰鸿钧。

2、祝融共工被认为是与女娲一同出现的一些非人类的生物,他们都属于先民(造人)时期的生灵。

3、在女娲造人后,不周山倒,天漏,有一说大洪水便是此时,而遗民便是这是出现。至此伏羲女娲兄妹余生后,产遗民出世。

4、到此之后,出现三皇五帝,炎黄、蚩尤也都属于遗民之后,而西王母则属于遗留下来的先民之一,后羿嫦娥则都属于遗民。

注:玉帝与西王母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玉帝媳妇是王母不假,但不是西王母。

扩展资料

中国广义的上古神话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狭义的上古神话则包括夏朝至两汉时期的神话。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上古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参考资料:

上古神话

在太极拳的修练过程中,从开始,我就对太极拳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习拳之道,理义先明。从普遍认知的太极拳,是一种老年人“养生运动”,对太极拳一无所知,开始对太极拳有种探求。想探求的是,影响2亿人的太极拳,到底源本的面目是什么?

那么,从理上探求,可以探究其源、 其流传,前人所说的拳学真义。拳谱在武学中,是传承的代表,由于门第的观念,更因其武技,拳谱的流传,只是在师徒间择人而传承。

一 现存的重要拳谱

明清两代禁民间习武,清末社会动乱,到民国年间国术盛行,武学人士为了振兴国家,纷纷广为授徒,武术进入一个辉煌时代,拳谱多是从清末民初公布出来的。在现存的拳谱中,我没有找到清末以前的拳谱。

1廉让堂太极拳谱--武式太极拳二代传人李亦畲手抄拳谱

廉让堂太极拳谱,1935年在山西太原公开刊行,武式太极拳的拳谱传承,据武禹襄之甥李亦畲手抄本《老三本太极拳谱》刊刻。武禹襄学拳、 得拳理于赵堡镇陈清平,陈清平学拳于赵堡镇六代祖师张彦,陈清平发展拳架为:腾挪,领落, *** 。廉让堂本太极拳谱,是武禹襄将得自于陈清平的拳谱,经武禹襄、 李亦畲两代传承,对陈清平所传拳谱有所增益。如李亦畲所作《太极拳小序》、 《五字诀》,是李亦畲习拳的总结,讲理深刻。

此谱的流传,由李亦畲手抄,“此卷余手订三本。启轩之一本(注:李亦畲之弟),友人郝和一本(注:郝和珍,后授太极拳于孙禄堂),此本系余自藏。”故李氏手抄本,又称《老三本太极拳谱》、 《李氏太极拳谱》。

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四卷《王宗岳太极拳论》,依据李亦畲手抄《老三本太极拳谱》,传给郝和珍的本校对。

2乾隆抄本太极拳谱--传自于陈长兴的太极拳谱

拳谱首次刊刻于姜榕樵、 姚馥春合编1928年出版的《太极拳讲义》。据该书姚馥春序及拳谱前叙,拳谱得自于汤士林,汤士林学拳于形意名家许占鳌,许占鳌得拳谱于广平陈姓。可查知许占鳌的太极拳,是学自于陈长兴之孙,陈耕云之子。也就是说,乾隆抄本太极拳谱,是传抄于陈长兴的手抄拳谱,下文对此详论。

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三卷《乾隆抄本太极拳谱》。

3太极法说——考证为蒋发所传的拳谱

这本拳谱自杨式家传,称《杨式太极拳老谱》,此谱由杨禄禅在王府授拳时传出,杨禄禅学拳于陈长兴,得拳理于陈清平。杨家手抄拳谱,此谱手抄2本,一本传于吴式太极拳始祖全佑,吴式得拳理于杨班侯,此谱封面题《太极法说》,吴公藻题字如下“此谱乃先祖吴全佑府君拜门,由班侯老师所授,是于端芳亲王府内抄本。”此谱最早刊刻于世,在1935吴公藻《太极拳讲义》原谱影印面世,另一本家传由杨禄禅后人杨振基1992年,出版《杨澄甫式太极拳》影印。

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五卷《太极法说》。

4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

此谱为杨班侯所传,主要讲技击。杨禄禅把其子杨班侯送到武禹襄处念书,武禹襄授以拳艺“读书不甚聪敏,习拳颇领悟。”

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六卷《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

5太极秘术--赵堡秘传太极拳谱

这本拳谱,是赵堡太极拳秘传手抄拳谱,蒋发传承第四代王柏青所写。首次影印是在2000年出版郑瑞《武当赵堡太极拳小架》。拳谱自序《王柏青留示》中,写于雍正六年冬月即1728年,拳谱记载自王宗岳开始,蒋发、 邢喜怀、 张楚臣、王柏青等四代传人的重要拳论,为现存赵堡太极拳极为珍贵的拳谱。

逸川校对的《太极拳谱》,在第二卷《赵堡太极拳谱》。

二拳谱的内容

拳谱,是古代师徒传承的印记,于清末民国年间开始形诸笔墨刊印,传抄者也主要是传承人。明清两代抑武,拳谱的传承,多以师徒间口传的方式记诵。上面记述的重要拳谱,从公开面世的时间来看,都是在民国年以后,而实际探其源,拳谱来源于北派太极拳主脉,即温县赵堡太极拳。从内容上说,拳谱是根本拳理的记录,如果习一门拳法,拳谱如四书之于儒家。熟读拳谱理论,是在太极修炼过程中,必修的功课。

1太极拳经––三丰祖师歌诀七首

《乾隆抄本太极拳谱》,赵堡太极拳手抄拳谱中多见。七首歌诀的注解中有“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在王宗岳太极拳论中,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在七首歌诀中,四两拨千出自第四首。七首歌诀,在乾隆抄本和赵堡本拳谱中,题名为《太极拳经》,可见其重要性,是拳之核心经文。

2太极拳需敛神聚气论––三丰祖师所作拳论

此论为三丰祖师所作,最早刊刻于吴图南《国术概论》,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次见于萧天石编《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版,这本书是萧天石得自于武当山道总徐本善道长。这篇拳论,吴图南略去了比较关键的,太极拳十大要领一段。这篇论,详述无极、 太极之理,并阐述太极拳为入道之基,性命双修之学。据来源内容判断,为三丰祖师所作。吴图南本,为什么会略去比较关键的段落,下文再作说明。

3王宗岳太极拳论––三丰祖师拳经的注解

王宗岳太极拳论是三丰祖师七首歌诀的注解。是太极拳各支所共重的经论。如:

此拳之道理王宗岳先生所著太极拳经论之最详。——孙禄堂《拳新述真·第六章太极拳》

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王宗岳论详且尽矣。——李亦畲手抄本《太极拳谱》

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同州,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

王宗岳的拳论重要性,上三则为各支前三代重要传人,都共述王宗岳拳论的经典地位,后来考据者,论其伪又不离其文理应用。

4十要(又名九要论)––太极拳理总论

又称《拳术总论十章》,在形意拳中有同谱,名为《九要论》,太极拳中流传的此谱,在形意九要论中,增加一篇《刚柔论》。在赵堡拳界有东头《九要》,西头《十章》的说法。西头十章,即是指此谱,在赵堡传人中广泛流传。此谱在民国二十三年即1935年,陈绩甫所著《陈氏太极拳汇宗》中,名为《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在赵堡也多有传本,如赵增福1997年版《中国赵堡太极》,由郑锡爵所传《太极拳十要论》。

这本拳谱的争论重点,是否为太极拳所包含的拳谱。现世学者多依据形意拳中披露较早,证拳谱为伪。而拳谱在记诵手抄的过程中,太极拳中此谱内容,较形意九要论要详实,且手抄拳谱更多,依其理孙禄堂汇通太极、 形意、 八卦之后,也论说了三家理归于一。根据这些流传事实判断,十要也是太极拳的重要拳谱之一。

5太极法说——据考证为蒋发所传拳谱

由杨禄禅家传至今的这本手抄拳谱,根据《古今太极拳谱源流及阐秘》,考证这本拳谱为早期蒋发所传抄,拳谱内容以太极之理,以及功法理论,以及十三势等内容。根据内容及拳谱的流传路径,此谱是杨禄禅得自陈长兴传出。

三武当赵堡太极拳简介

武当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是武当派太极拳祖师张三丰传,三丰祖师是太极拳的集大成者。明万历二十四年祖师王宗岳传蒋发。蒋发(一代)传邢喜怀,邢喜怀(二代)传张楚臣,张楚臣(三代)传陈敬柏、 王柏青,陈敬柏(四代)传张宗禹,张宗禹(五代)传张彦,张彦(六代)传陈清平(七代),历代宗师传承都是以公天下之心,后世为纪念历代宗师传承的功德,遂以地名命名拳法。

陈家沟自陈王庭始练炮捶,传自于少林拳法,与武当赵堡太极拳本无联系。陈家沟在地域上现在隶属于赵堡镇,地处近,自第四代陈敬柏,私授拳法于族弟陈继夏以太极内功,并授以王宗岳太极拳谱,后隔代传至陈长兴,经其子陈耕云北京传出《乾隆抄本太极拳谱》。陈家沟拳法以炮捶为主,教杨禄禅名世的陈长兴,因村里人认为陈长兴改造炮捶,不允许陈长兴教授太极拳,尤其不允许教陈姓学习。所以其子学的仍是炮捶,而不是太极拳。陈家沟炮捶与武当内家太极拳法绝然不同,1950年北京举行太极拳会议,陈发科(其曾祖父陈长兴),被拒出席参与研讨,此事见载于吴图南香港版《太极拳之研究》,第52页《太极拳研究会议 陈发科自认列席》。

四略谈读拳谱

首先,拳谱在流传中,传承人代有增益。如李亦畲在他手抄的《老三本太极拳谱》中,增加自己的练拳总结《太极拳小序》、 《五字诀》。而无论是哪一代传抄,拳谱的内容根本,需以张三丰、 王宗岳、蒋发等人所传拳经论为主。

其二,需明古代传人,对于拳谱的珍视,同时不可忽视,时代变迁在手抄拳谱中的遗漏。在民国以前,各拳家传承人,对拳谱秘而宝之,几乎没有刊刻出书的情况。而到民国,国术大盛,各拳谱纷纷发祥流传。在上文,《太极拳需敛神聚气论》中,吴图南所漏为:

太极拳总势十有三。掤挤按采挒肘靠进步退步右顾左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克也。其虚灵。含拔。松腰。定虚实。沈坠。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此太极拳之十要。学者之不二法门也。

习传统太极拳的人,可知这段太极拳十大要领,是太极拳最核心的要领,而此段述为”学者之不二法门“,可见十大要领的核心功法位置。而吴图南此篇,为什么遗漏?

在研读拳谱的过程中,类似的情况我发现几例。习拳者珍而宝之,在拳门规矩者,拳诀不轻易外传,德不修者不与之。所以披露的拳谱中,传出者会有所保留。

其三,习拳者需寻明师。太极传自道家,讲究秘传。虽不能说,现今拳谱已尽展现,就算是展现得尽,得拳谱不得诀要,也只是纸上得来,错解古人。在三丰祖师七首歌诀中有,“入门引路需口授”,就算读尽古谱,也需口传身教,在实际技艺中得到印证。

五《太极拳谱》校对因由

在习拳,探究其源的过程中,我明了拳谱在太极拳修练过程中的指导意义,师曾说,练拳者练得对不对,可参照拳谱印证。阅读了现存的拳谱,以及重要书籍后,我感觉到太极拳谱,在现存传抄的错乱,不被珍视。现存书籍出版,多以资料整理为主,校对中不够细心,限宥于门第是非,不得见拳谱之真面目。所以,在搜集拳谱的过程中,我一心睹拳谱之真面目,找尽资源整理了上述脉络的太极拳谱。

而我的校对原则是,一切皆以拳谱的本有面目,绝不妄改一字。因为我认为,哪怕手抄,深明拳学的前辈们,对于拳谱依然有自己的整体理解。拳谱校完,给一老师看,老师鼓励说,“这事再不做,这些旧拳谱就再也看不到原有的面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一篇,2012年校对完上述各拳谱,写的一篇《谈谈拳谱》:

师父几年,谈谈练拳中的一个环节:拳谱的看法。

拳谱,与师授,就好比经和史的关系。古儒治学讲究经史合参,经学就是道统古今一脉相传的东西,史就是这个时代发生的事情的记述,是这个时代的人,对发生的事去印证道统(用现在通俗的话说,道统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史学的著作精神是以史演经,史学的精神必须是合乎经义,才能称之为正史。而拳师口授身教,正身心的教法,即是以自己一生习拳的经验,去演述拳经,使一脉拳学能传承下去。

如果读过拳谱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师父常常讲的拳理,所教的内容,常常处处会合拳经中的内容。而常常是师父讲的一段,在拳谱上往往只几个字,就体现出来了,而师父的讲解往往不体现拳谱中的这几个字。这是因为,在演述和传承的过程中,师父必须以现在的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解的我们才可以受用。因此,如果无师授,仅凭读拳谱,就想练出功夫来,是不可能的。“入门引路需口授”,正是说此,师授是把拳谱串联到身上必须的媒介。

真正拳经,一字有一字之用,一字也不可以放过。

同样的,拳谱是一个人习拳方向的指引。师父授拳,根据每个人的实际阶段,会安排当下练拳所求的内容,也即每个人练拳的进境;进而安排进境下你所需要练习的内容。而拳谱则是大方向,是明灯,也是通往明灯,不断修正问题的法宝。

没读拳谱的人,练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没有感觉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各阶段都会有。是因为,在当下阶段中,对拳的理解,仅限于此,自己对于拳的理解,进步到了理解的程度,自然会觉得练拳没感觉了。这时,大家可以找师父求东西,再找新的进境,也可以读读拳谱,从拳谱中挖问题,找到不理解的,然后请教师父,或者比自己练得好的师兄弟,这样自会找到新的内容。

读拳谱的另一个原因是,一层功夫一层理,同一个要领,在不同阶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同时,提醒自己验证以前的要领做到了没有,做对了没有。往往是,一个要领自以为做到了,实际上还差得很远。而读拳谱,要始终把自己当成新手看待,不断的验证要领,就不断的加强了对要领的理解和实证。

以上是对拳谱的一些理解。再问,古往今来流传的拳谱,篇章那么多,该读哪些内容?如何学习呢?

初向学,会有一种心态,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了解,而实际上了解很多,却又感觉什么没有学到。这是大家都会经过的一个阶段。太极拳,是一个很完善的系统,包罗万象。而解决这种心态的办法只有一个:循序渐近,按部就班。

可能这句话,在很多地方,很多小说都提到。而真正有体会的人,我相信绝不会认为这句话是老生常谈。如果你想到地球中的任何一个地方,之一步要做的事,不是去了解要到目的地的路上有哪些艰难险阻,而是找到一张地图;同样,你有一个博大精深的目标,你也要找到通往这个目标的指引。

而循序渐近,按部就班就是通向这个博大精深目标的钥匙。

而这个道理,运用于拳谱,我们首先要重视的是“经”。拳谱中也有经史。经如:

《学太极拳需敛神聚气论》

《十三势行功歌》

《太极拳六首歌诀》

《太极拳十要论》——(有的地方称为九要论)

《太极行功说》《太极行功歌》

拳谱中的史,可以视为历代传人的总结。赵堡历代传人,都会留下一或两个篇章。我自己读的体会是对这些篇章的理解,不如对上述一些篇章(拳经)的理解。其中一个原因是:有的拳师用了道家术语去演述拳,如王柏青祖师的《太极丹功义诠》《太极丹功要术》,通篇是以道家语言演述,而对道家没有了解的,读这样的拳论,是很难有体会的。另外与一些人交流,其实不仅仅是“道家语言”的隔阂,还因为没有练到,练到一定阶段,读这样的篇章,哪怕道家知识不足,也会有感悟。

前贤的著述。在前贤的著述里,通常会讲自己习拳的因缘,和一生习拳的经验。这些一般会在前言后述中。可能以我们这个阶段,看著述中的招式动作,没有什么体会,而看看别人的习拳经验,会很有体会。试举一例,杜元化初次见师因缘:

余暗计伊系文人状态量无特长,因故问:“太极拳有何奇术?”

伊云:“毫无奇术,只一自然而已。”

余追问:“何谓自然。”

伊云:“本乎天道不尚勉强。”

余谓:“练拳与天道何关请道其详。”

伊从容言曰:“人身即天地,天地即太极,太极之内分出先後天,练斯拳者,以从後天引先天,其中有无数层折,均湏一层挨一层不淂猎等,否则无效,练至心肾归丹,催动铅汞,安轴安轮,并且与天地合德,指人腹背而言与日月合明,指人耳目而言与四时合序,指人肺肝而言,与神鬼合吉凶,指呼吸而言,能明引延年益寿于是乎在。”

–––杜元化《太极拳正宗· 太极拳溯始》

读至此段我感触特别深,同样练拳古人和今人练拳,为什么古人能练的很深,而今人往往中得皮毛?

此段,就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古人和今人的练拳定位不一样。古人向道,修性命,今人求技击反伤身。

另一方面,此段“只一自然”“先天后天” “心肾归丹”“德明吉凶”之论,把太极拳很高层次的东西说出来了,虽然无法理解和做到,但读之一两遍,心胸就开阔很多,心胸开阔,整个身心感觉一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