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阿波罗工程是什么?-发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的运载火箭叫什么

游戏攻略04

美国的阿波罗工程是什么?-发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的运载火箭叫什么,第1张

美国的阿波罗工程是什么?-发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的运载火箭叫什么
导读:截止2019年8月,美国只有1次成功登陆月球。1969年7月21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历史时刻时,曾道出了一句被后人奉为经典的话——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

截止2019年8月,美国只有1次成功登陆月球。1969年7月21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历史时刻时,曾道出了一句被后人奉为经典的话——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为了进行载人登月,美国先实施了四个辅助计划,即在1961年至1965年发射九个“徘徊者”月球轨道器,用以了解未来的“阿波罗”飞船在月面着陆的可能性。在1966年至1968年发射五个“勘探者”月球着陆器,了解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在1966年至1967年发射三个“月球轨道环形器”,对40多个预选着陆地点进行详细观测,从而选出10个登月点;在1965年至1966年发射10艘“双子座”飞船,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和飞船机动飞行、对接及舱外活动训练等。

扩展资料

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或作阿波罗工程,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20世纪60年代的十年中主要致力于完成载人登月和安全返回的目标。在196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达成了这个目标,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之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类。为了进一步执行在月球的科学探测,阿波罗计划一直延续到1970年代早期。总共耗资约240亿美元,因此有人认为,资金是美国能领先一步登月的更大因素。

阿波罗计划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执行的迄今为止最庞大的月球探测计划,“阿波罗”飞船的任务包括为载人登月飞行作准备和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已于1972年底结束。迄今(2019年)为止还没有过其他的载人航天器离开过地球轨道。阿波罗计划详细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特性、物质化学成份、光学特性并探测了月球重力、磁场、月震等。后来的天空实验室计划和美国、苏联联合的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也使用了原来为阿波罗建造的设备,也就经常被认为是阿波罗计划的一部分。

阿波罗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计划中也有过几次严重的危机,包括阿波罗1号测试时的大火造成维吉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罗杰·查菲的死亡;阿波罗13号的氧气罐爆炸以及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返回大气层时排放的有毒气体都几乎使执行任务的宇航员丧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月

真的,当时参加登月计划的科研人员有几十万人,包括数百家科研机构,大学,私营和 *** 机构。这不可能是个骗局。现在的月球照片上也清晰可见当年月球车的痕迹。

下面是两方的辩论,质疑者一直在找证据,可一直无法有充足的论证……

新快报讯 40年前的7月16日,三名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巴兹·奥尔德林和迈克尔·柯林斯乘坐的“阿波罗11号”飞船离地,奔向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仰望的月球。虽然真正的登月纪念日应该是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将足迹印上月球的那一日,但从本月开始,关于阿波罗登月40周年的纪念活动就在美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了。美国宇航局(NASA)还宣布,将从昨日开始首次向公众开放“阿波罗11号”飞船上的录音档案,一为纪念人类探测太空的辉煌战绩,二也是为“以正视听”,因为即使40年过去,关于“登月是个大骗局”的阴谋论仍不绝于耳。15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在网站上列举了质疑方与正言方的十大 PK理由。

质疑:登月录像中,宇航员插在月球上的美国国旗居然在“迎风招展”,而月球上不可能有风。

正言:这面美国国旗为塑料所制,带上月球是被卷在铝造的旗杆上的,宇航员将其展开并插入月球土壤后,旗杆仍在轻轻颤动,带动旗帜做出“迎风招展”的假象。

质疑: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所拍摄的照片中没有看到星星。

正言:登月时正是白天,太阳的光芒十分明亮,而相机的快门设置时间不足以让胶片充分曝光以将星星的光芒也收录进去。

质疑:登月舱着陆时居然没有在月球表面留下气流的坑洞?

正言:登月舱着陆在坚硬的岩石上,上面仅有一层月尘,当然没法“砸”出坑洞。

质疑:登月舱有17吨重,却不能在月球留下印痕,而旁边宇航员却能清楚踩下那一著名的脚印。

正言:登陆处的月尘被登月舱的引擎气流吹起,又迅速沉积、覆盖在附近的地面上,宇航员恰好在那处踩下脚印。

质疑:还是这个著名的脚印,月球没有湿气、大气与重力,却意想不到地保存得那么完整,好像是踩在潮湿的沙地上。

正言:月球上没有风,这允许脚印得到良好保存,干燥的尘土不会像在地球上那样无端端被风吹起,掩盖脚印。

质疑:登月舱离开月球表面时,也看不到其发动机的明火。

正言:登月舱的发动机是由联氨与四氧化二氮组成的混合燃料驱动,燃烧时不会有明火出现。

质疑:如果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视频加 快播放速度,看起来他们就像在地球上走一样,只是放慢了动作。

正言:这个只能说,好吧,是有点像,不过并不是十足地像。

质疑:登月宇航员根本不可能活着回来,因为他们都曾暴露在范艾伦辐射带(环绕地球的高能粒子辐射带)的致命辐射下。

正言:飞船只需很短时间就能穿越范艾伦辐射带,再说飞船外壳还有保护层呢,宇航员受到的辐射会非常弱的。

质疑:带回来的月岩跟南极洲探险队带回来的岩石长得一模一样! 正言:地球上有些地方能发现月岩,不过这些来自月球的陨石都在穿越大气层时烧得焦黑。地质学者已经证实,阿波罗飞船带回来的岩石绝对是属于月球的。

质疑:所有六次登月都是在尼克松总统任内完成的,没有其他国家宣称曾将宇航员送上月球,40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这仍是一个不破纪录。

正言:这是阴谋论者更爱提出的一条,因为它连证据都不需要了,只需将手指点向理查德·尼克松不光彩的总统生涯。事实是,在阿波罗飞船登月后,与前苏联的宇宙竞赛就停止了,因为钱已经花光了。前苏联没有兴趣当老二,两国政客也都意识到,近地轨道上的太空任务更有助于经济与军事上的发展。

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是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阿波罗计划采用月球轨道交会法,用强大的土星V号运载火箭把50吨重的航天器送入月球轨道。航天器本身装有较小的火箭发动机,当它接近月球时,能使航天器减速进入绕月轨道。而且,航天器的一部分——装有火箭发动机的登月舱能脱离航天器,载着航天员登上月球,并返回绕月轨道与阿波罗航天器结合。之一次载人阿波罗飞行,由于发生了悲惨的事故而推迟,因为在一次发射演习时,航天器突然着火,3名航天员死亡。在几次不载人的地球轨道飞行之后,于1968年10月11日阿波罗7号载着3名航天员绕地球飞行了163圈。

阿波罗8号迈出了载人月球探测的之一步,它从绕地球轨道进入绕月球轨道,在完成绕月飞行后安全返回地球。阿波罗9号在绕地球轨道上进行了长时间的飞行,对登月舱进行检验。阿波罗10号则飞入绕月球轨道,然后登月舱下降到离月面15公里以内,以检验其性能。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在月球着陆,使逐步推进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达到 *** ,N·阿姆斯特朗成为人类之一次踏上月球的航天员。1970年4月发射的阿波罗13号,因氧气瓶爆炸发生事故,但仍然安全地回到了地球。其余的阿波罗飞行对月面进行了广泛的考察,搜集了大量的月球岩石标本,并把许多仪器安装在月球上进行科学研究,如太阳风实验和月震测量等。阿波罗计划的最后一次飞行——阿波罗17号是在1972年12月进行的。

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登月方案:包括论证飞船登月飞行轨道和确定载人飞船总体布局。从“阿波罗”号飞船的3种飞行方案中选定月球轨道交会方案,相应地确定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飞船的总体布局方案。

二、辅助计划:为登月飞行进行准备的4项辅助计划是:①“徘徊者”号探测器计划(1961-1965年):共发射9个探测器,在不同的月球轨道上拍摄月球表面状况的照片18万张,以了解飞船在月面着陆的可能性。②“勘测者”号探测器计划(1966-1968年):共发射5个自动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通过电视发回86万张月面照片,并探测了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数据。③“月球轨道环行器”计划(1966-19677年):共发射3个绕月飞行的探测器,对40多个预选着陆区拍摄高分辨率照片,获得 l000多张小比例尺高清晰度的月面照片,据此选出约10个预计的登月点。④“双子星座”号飞船计划(1965-1966年):先后发射10艘各载2名宇航员的飞船,进行医学-生物学研究和操纵飞船机动飞行、对接和进行舱外活动的训练。

三、运载火箭:“阿波罗”号飞船使用大推力的“土星”号运载火箭发射。运载火箭研制分两个阶段进行:①研制“土星”1号和1B号,用以获取大型运载火箭的研制经验并进行“阿波罗”号飞船的 飞行试验。②研制“土星”5号巨型3级运载火箭作为飞船登月的 运载工具。

四、试验飞行:1966-1968年进行了6次不载人飞行试验,在近 地轨道上鉴定飞船的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考验登月舱的动力 装置。1968-1969年,发射了"阿波罗"7、8、9号飞船,进行载人飞 行试验。主要作环绕地球、月球飞行和登月舱脱离环月轨道的降 落模拟试验、轨道机动飞行和模拟会合、模拟登月舱与指挥舱的分 离和对接。按登月所需时间进行了持续11天的飞行,检验飞船的 可靠性。1969年5月18日发射的"阿波罗"10号飞船进行了登月 全过程的演练飞行,绕月飞行31圈,两名宇航员乘登月舱下降到 离月面152公里的高度。

五、"阿波罗"号飞船:"阿波罗"号飞船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3个部分组成。

1指挥舱——宇航员在飞行中生活和工作的座舱,也是全飞船的 控制中心。指挥舱为圆锥形,高32米,重约6吨。指挥舱分前 舱、宇航员舱和后舱3部分。前舱内放置着陆部件、回收设备和姿 态控制发动机等。宇航员舱为密封舱,存有供宇航员生活14天的 必需品和救生设备。后舱内装有10台姿态控制发动机,各种仪器 和贮箱,还有姿态控制、制导导航系统以及船载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等。

2服务舱——前端与指挥舱对接,后端有推进系统主发动机喷管。 舱体为圆筒形,高6。7米,直径4米,重约25吨。主发动机用于轨 道转移和变轨机动。姿态控制系统由16台火箭发动机组成,它们 还用于飞船与第三级火箭分离、登月舱与指挥舱对接和指挥舱与 服务舱分离等。

3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地面起飞时重147吨,宽 43米,更大高度约7米。①下降级:由着陆发动机、4条着陆腿和 4个仪器舱组成。②上升级:为登月舱主体。宇航员完成月面活 动后驾驶上升级返回环月轨道与指挥舱会合。上升级由宇航员座舱、返回发动机、推进剂贮箱、仪器舱和控制系统组成。宇航员座; 舱可容纳2名宇航员(但无座椅),有导航、控制、通信、生命保障和 电源等设备。

4登月飞行——"阿波罗"11号飞船于1969年7月20-21日首次 实现人登上月球的理想。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号 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飞行1969年7月16日由"土星"5 号火箭运载"阿波罗"11号飞船升空。第三级火箭熄火时格飞船送至环绕地球运行的低高度停泊轨道。第三级火箭第二次点火加速,将飞船送人地-月过渡轨道。飞船与第三级火箭分离,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25天后开始接近月球,由服务舱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宇航员NA阿姆斯特朗和EE奥尔德林进入登月舱,驾驶登月舱与母船分离,下降至月面实现软着陆。另一名宇航员仍留在指挥舱内,继续沿环月轨道飞行。登月宇航员在月面上展开太阳电池阵,安设月震仪和激光反射器,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22千克,然后驾驶登月舱的上升级返回环月轨道,与母船会合对接,随即抛弃登月舱,起动服务舱主发动机使飞船加速,进入月-地过渡轨道。在接近地球时飞船进入再人走廊,抛掉服务舱,使指挥舱的圆拱形底朝前,在强大的气动力作用下减速。进人低空时指挥舱弹出3个降落伞,进一步降低下降速度。"阿波罗"11号飞船指挥舱于7月24日在太平洋夏威夷西南海面溅落。

"阿波罗"12-17号飞船从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相继发射了"阿波罗"12、13、14、15、16、17号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号因服务舱液氧箱爆炸中止登月任务(两名宇航员驾驶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外,共有12名宇航员均登月成功。

阿波罗11号(Apollo 11)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的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之一次登月任务,三位执行此任务的宇航员分别为指令长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Michael Collins)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

以上就是关于美国几次成功登陆月球全部的内容,包括:美国几次成功登陆月球、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悬念、美国的阿波罗工程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