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道高一语文题目答案

游戏攻略04

求一道高一语文题目答案,第1张

求一道高一语文题目答案
导读:  到了逼近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的日子里,认认真真做好每份语文期末试题,能有效的检查出你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默写(本大题1小题,共14分,每空1

  到了逼近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的日子里,认认真真做好每份语文期末试题,能有效的检查出你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默写(本大题1小题,共14分,每空1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4分)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 《沁园春•长沙》)

 (2)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3)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诗经•氓》)

 (4)还顾望旧乡, 。 ,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5)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6)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7)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二、阅读(本大题9小题,共 4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0小题。

 (一)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5分,每小题1分)

 ①或取诸怀抱: ②放浪形骸之外: ③况修短随化

 ④不能喻之于怀: ⑤亦将有感于斯文: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4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5分)

 (二)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食不重肉 重:偏重

 B即危行 危行:正直行事

 C入闺 闺:内室

 D其后夫自抑损 抑损:谦虚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B①久之,越石父请绝

 ②妾是以求去也 ②犯君之颜

 C①婴虽不仁 D①晏子为齐相

 ②余虽为之执鞭 ②乃为人仆御

 7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不含通假用法的一项是(3分)

 A晏子出,遭之涂 B信于知己者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 D晏子于 是延入为上客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抓住车夫妻子从门缝里窥视的细节,来揭示一个女子的内心隐秘。从瞬间的窥视到提出离婚,御妻的神色、姿态、心理已然活现,不仅闪耀着个性的光芒,也表现了她独特的看人标准。

 B作者写石父、写御妻、写御者,是为了写晏子。这种借宾形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丰满。

 C一个身为囚犯的石父,晏 子却解救他,尊重他;一个地位卑贱的车夫,晏子却提拔他,荐为大夫。其目的主要是显示晏子自己的国相风度。

 D司马迁赞美晏子,实则表达自己强烈渴望知己的 心情。所以,他在赞语中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三)

 10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别匡山

 李白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注]匡山,位于李白故里青莲乡之北五十余里。

 (1)请概括这首诗的风格特点,并结合诗句加以说明。(6分)

 (2)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三、阅读(本大题5小题,共3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小题。

 (一)

 (1)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 *** 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

 (2)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11选段(1)出自 (作者)写的《 》,选段(2)出自 (作者)写的《 》。(4分)

 12请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比较这两个选段的异同。请简要作答。(6分)

 (二)

 (1)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儿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老爷因看上了老太太的鸳鸯,要他在房里,叫我和老太太讨去。我想这倒是平常有的事,只是怕老太太不给,你可有法子”凤姐儿听了,忙道:“依我说,竟别碰这个钉子去。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的,哪里就舍得了况且平日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太太听这话,很喜欢老爷么这会子回避还恐回避不及,倒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了!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明放着不中用,而且反招出没意思来。老爷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妥,太太该劝才是。比不得年轻,作这些事无碍。如今兄弟、侄儿、儿子、孙子一大群,还这么闹起来,怎么见人呢”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2)鸳鸯只咬定牙不愿意。他哥哥无法,少不得 去回复了贾赦。贾赦怒起来,因说道:“我这话告诉你,叫你女人向她说去,就说我的话:‘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约他恋着少爷们,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若有此心,叫她早早歇了,我要她不来,以后谁还敢收此是一件。第二件,想着老太太疼他,将来自然往外聘作正头夫妻去。叫她细想,凭她嫁到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她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伏了 她!若不然时,叫她趁早回心转意,有多少好处。”贾赦说一句,金文翔应一声“是”。贾赦道:“你别哄我,我明儿还打发你太太过去问鸳鸯,你们说了,她不依,便没你们的不是。若问她,她再依了,仔细你的脑袋!”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3)平儿笑道:“老爷把二爷打了个动不得,难道姑娘就没听见”宝钗道:“早起恍惚听见了一句,也信不真。我也正要瞧你奶奶去呢,不想你来了。又是为了什么打他”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什么贾雨村,半路途中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哪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来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 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他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一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回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爷拿着扇子问着二爷说:‘人家怎么弄了来’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老爷听了就生了气,说二爷拿话堵老爷,因此这是之一件大的。这几日还有几件小的,我也记不清,所以都凑在一处,就打起来了。也没拉倒用板子棍子,就站着,不知拿什么混打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我们听见姨太太这里有一种丸药,上棒疮的,姑娘快寻一丸子给我。”宝钗听了,忙命莺儿去要了一丸来与平儿。宝钗道:“既这样,替我问候罢,我就不去了。”平儿答应着去了,不在话下。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13请结合选段,分析贾赦的形象特点。(8分)

 14选段中平儿口中的“二爷”是谁他为什么挨打(6分)

 15贾雨村在石呆子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一事件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象(8分)

 四、写作(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母亲握着婴儿柔软的小手,像是拥有了全世界;父亲一双有力的大手拉住一双小手,再难走的路瞬间成了坦途……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双难忘的手:或送你温暖,或给你力量,或给你勇气……请根据你的经历与体验,写写你与一双手的故事。

 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②自拟题目,自定立意;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本大题1小题,共14分,每空1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4分)

 (1)层林尽染 百舸争流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4)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5)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6)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7)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二、本大题 9小题,共 44 分。

 2(5分,每小题1分)

 ①胸怀抱负 ②身体、形体 ③自然 ④明白 ⑤这次 *** 的诗文

 3(7分)

 ①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相与”“俯仰”各1分,句意1分。)

 ②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兴叹抒怀的原因是相同的,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虽”“所以”“致”各1分,句意1分。)

 4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就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意思对即可)

 5A(重:两种 )

 6 D动词,做(A介词,凭借/介词,因为;B助词,无实义/助词,“的”;C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7D(A“涂”通“途”;B“信”通“伸”;C“寤”通“悟”)

 8 C(解救、尊重在囚禁中的石父,这是晏子求贤的表现;提拔推荐知过自改的车夫,这是晏子荐贤的表现。)

 9(1)国君讲道理,晏子就遵照命令办事;国君不讲道理,他就权衡命令以后再行事。(“道”、“顺命”、“衡命”各1分,句意1分)

 (2)今天我看他外出,思想深沉,常有自居人下的样子。(“志念”1分,句意2分)

 10(1)风格:清新自然、优美。(1分)主要体现在前三联对匡山自然美景的描写上。山色斑斓、藤蔓摇曳、野径交错,秀丽清幽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农人带樵晚归、 诗人以犬为伴,听猿啼,看鹤飞,生活安闲舒适。(4分)景物描写紧扣尾联“清境”。(1分)

 (2)尾联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依恋,更表达了想在盛世施展才能的远大抱负。(2分)

 三、本大题5小题,共32分。

 11老舍《想北平》,郁达夫《故都的秋》(每空1分)

 12同:都表达了对北平的热爱赞美之情。异:①老舍写的是心中的北平,作为地道北平人,他的一切与北平血脉相连;郁达夫写的是眼中的 北平,带着一种外乡人的新鲜好奇。②老舍写的北平是自然的,选取的景物很普通,似信手拈来却浸透他对北平深挚真诚的爱,不需要太多写作技巧。 郁达夫以赏玩家的身份欣赏北平,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北平的秋味并进行细腻的刻画。

 13①昏庸,不思进取。凤姐引贾母的话“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

 ②好色成性,荒* *** 。看上贾母的贴身丫鬟鸳鸯,竟不知廉耻地让邢夫人出面张罗。

 ③仗势凌人,性格残暴。威逼鸳鸯的哥哥:“你别哄我,我明儿还打发你太太过去问鸳鸯,你们说了,他不依,便没你们的不是。若问他,他再依了,仔细你的脑袋!”看上石呆子的古扇,想尽办法占为己有,不管他人死活。

 总之,贾赦是封建地主阶级中无德无才者的代表,他们是社会的蠹虫,空享袭位,贪图享乐,坏事做尽,这样的阶级注定自取灭亡。(每点2分,总结2分)

 14“二爷”指贾琏。(2分)原因:①贾琏当面揭贾赦的短,让贾赦恼羞成怒;(2分)②平儿说的“还有几件小的”,应指贾琏夫妇在鸳鸯这件事上不出力,使贾赦在众人面前出丑。(2分)

 15帮凶。虽然由平儿转述,但不难推测贾雨村的作为应是贾赦授意。(2分)社会现象:①封建地主阶级与官府勾结,欺压百姓;②官府腐败黑暗,视百姓为草芥;③黑白颠倒,百姓无处伸冤。④统治阶层残忍,手段卑劣,善造冤假错案。(答对3点即可,更高不超过6分)

 四、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16作文评分细则另行制订。

1 2015-2016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3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4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5 高一语文必修期末考试试题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近了,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坚持的路。我整理了关于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每年入冬的之一场雪,在深深的qǐ( ① )盼中,飞飞扬扬悄然而至。儿时的记忆中,我一直gù( ② )执地认为,雪是冬天用凛liè(③)呼啸的西北风喊出来的。难道不是吗西北风一吼,cāng( ④ )茫的天空便裂出无数缝隙,漫天的雪花便飞舞着飘向人间。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B 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盛气凌人。

C 今天校长请我光临贵校,本人深感侥幸。在诸君面前演讲,真是鹤立鸡群哪!

D 小说《窗》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3根据语境,下面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平直简约, ,有了音乐的节奏。

①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

②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

③一头勾联着古街

④一条幽深的小巷细弄

A④③②①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4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①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杜牧《赤壁》)

③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④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⑤ ,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其二)》)

⑥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王维《终南别业》一诗中最能最能表明悠闲自得心境的诗句是: , 。

5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 》获得1915年度若贝尔文学奖。(1分)

(2)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4分)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①片断一中的“他”是指__A__;片断二中的“他”是指__B__。(2分)

②请用一两句话写出你读《名人传》的阅读感受(2分)

6语文综合性学习。(7分)

你所在班级准备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句标语(不超过14个字)。(3分)

答:

(2)请你为这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2分)

答:

(3)有个同学把一首古诗画成了一幅画(右图),请根据画意写出这首古诗中相关的两句。(2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16分) 一件军大衣 查一路

屋外,大雪纷飞。屋子里,油灯的火苗舔着夜色,像贪婪的舌头舔着糖。

父亲坐在火桶旁读《论语》给我听,其中一段读到:“……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旋即把脸转向我,这话意思是说啊,爱终生,亲仁者,践行‘五德’有闲暇,就可以学‘六艺’之文了。从《论语》中寻找处世的指针,这是他的习惯,而且他也习惯将此强加于人。

“你在不在听啊”父亲冲我发火了。

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山村的小院寂静无声,敲门声格外响亮。门开了。风雪卷了进来。陌生人立在门口。

来人穿件军大衣,一身雪花,年龄看起来比我父亲小几岁。他手扶门框,自我介绍说,他姓闻,是地质队的,来这个山区探矿,现在迷路了。父亲听了,眼睛一亮,热情地将陌生人迎了进来。

父亲与这个陌生的闻叔叔热烈地攀谈起来。说着,父亲突然一怔,用手指着闻叔叔:“哦,你还没吃饭,你一定没吃饭!”闻叔叔点点头。父亲吩咐母亲,赶紧给闻叔叔下一碗热汤面,多放些生姜和辣椒。

母亲有些迟疑,面条是有的,可是有点贵重。其时父亲患有严重的胃病,温软的面条,可以减轻他的胃疼。母亲以商量的口吻问道:“能不能炒一碗饭呢”父亲的回答是否定的。这一刻的父亲显得威严而热情,说话一锤定音。

在鸡蛋和葱花的香味中,闻叔叔狼吞虎咽,他饿坏了。他湿透的军大衣放在火桶上烤,水汽旋转着向上升腾,湿漉漉的暖意在屋子里荡漾开来。这天夜里,闻叔叔就住在我们家,和我父亲几乎说了一夜的话。

第二天的早晨,父亲把闻叔叔送出了山外。

时间一长,这个人和这件事,渐渐在我们脑海里淡去。

不想,一年之后的冬天,闻叔叔又突然来了。他专程给父亲送来一件崭新的军大衣。因为那一夜,他看出父亲畏寒而且咳嗽。

父亲大笑,继而连连摇头,调侃说:“一碗面换一件军大衣,显得我不够仗义啊!”www

这是父亲做人的准则,他的骨子里有“愿予之不愿取之”的狭隘,而他始终以为这是侠气。

闻叔叔有点不悦,放下大衣就走。父亲让我抱上大衣,跟他去追闻叔叔。在一个山凹,父亲与闻叔叔有了一番拉扯。闻叔叔忽然停住了,指着大衣的胸口对父亲说:“你摸摸里面!”父亲一摸,怔住了,半晌说:“我收下了,兄弟情意厚啊!”

此后的几年冬天,父亲一直穿着这件军大衣,咳嗽减轻了许多。一年秋天,父亲去世了。这年的冬天,母亲把大衣拿来翻晒。

暖阳下,大衣贴胸部分,露出一块用针线缝上去的羊皮。羊皮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洁白、晶莹的光。

7、文章主要记叙了三件事。请分别概括前两件事(不超过15个字)。(4分)

(1)

(2)

(3)闻叔叔再访送大衣,相知冷暖兄弟情。

8、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5分)

9、父亲在回答母亲时,为什么“显得威严而热情,说话一锤定音”(3分)

10、你读了这篇文章,肯定从父亲和闻叔叔两个人物身上明白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请分别写出一点。(4分)

(1)从父亲身上明白了:

(2)从闻叔叔身上明白了:

(二)(14分) 做一朵携来彩贝的海浪

谁不爱彩色的贝壳呢

夏日,每一位来到海滨的人,不是凝望着碧浪翻滚的大海,眺望着远处点点的渔帆,便是低头寻觅着海滩上五彩的贝壳。

每一颗形态可爱、色彩绚丽的贝壳,都是和欢呼雀跃、和连声赞叹、和无限遐想连结在一起的。

这时,捡到心爱小贝壳的人,都会抬头向海:感激大海慷慨的赠予,感激那迎面而来的洁白浪花。是它们,携带着五彩缤纷、充满梦幻色彩的贝壳,来到人们的面前。

是的,是应该感谢这些奔腾不息的海浪。

所以,当我在海滩漫步的时候,常常会想——这不也和有些人一样吗

有的人,就是一朵携带彩贝的海浪,当你和他相处一段时间以后,你能在他身边捡到很多“彩贝”。比如,他的热情,他的诚恳,他的谦虚好学,他的表里如一,他的待人以礼。甚至看来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比如他的守时,他的节俭,他的整洁,以及他麻烦了别人从不忘记说声谢谢……这些好的品格,好的行为,好的习惯,时时在感染着你,使你感到所获良多。

——这样的人,不就是一朵携带着美丽贝壳的海浪吗!

是啊,如果一个人是携带着美丽贝壳的海浪,他的人生该是多么的美好和充盈。

我想,要是生活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如同一个风景旖旎的海滩,彩色的贝壳将会俯拾皆是……

11贯串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文中表现作者思路转折与深化的是哪一个句子(4分)

(1)文章的线索: 。

(2)转折与深化的句子: 。

12文中说,人们捡到小贝壳后会“感激大海慷慨的赠予,感激那迎面而来的洁白浪花”。这是为什么(3分)

13请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写法。(4分)

(1)主题: 。

(2)写法: 。

14展开联想,以“彩贝”或“海浪”为话题(自选一处)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3分)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一)(4分)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5诗的最后两句语言平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其中更具表现力的是 A 、 B 两个字。 (2分)

16 这是一首写暮春之景的诗,抒发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情感(2分)

(二)(11分) 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 一食或尽粟一石( )

(3) 其真不知马也( ) (4) 执策而临之(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9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12分)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②。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因谓曰:“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帝虽才雄心忍③,亦深有情恋,乃凄然④愍⑤之,即敕免罪。(选自《世说新语•规箴第十》)

注释①申宪:申明法令,指执行法令。②东方朔:汉武帝时任侍中。③心忍:心狠。④凄然:形容悲伤。⑤愍(mǐn):同悯,怜悯。

20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标一处)(3分)

汉 武 帝 乳 母 尝 于 外 犯 事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①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 )

②但当屡顾帝( )

③乳母既至 ( )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

23从上文看,东方朔的“智慧”表现在哪里(3分)

四、写作(60分)

24题目: 的爱

生活中,爱似阳光,爱似雨露,无声的爱,时时与我们相伴。父母的关爱呵护,老师的理解教诲,同学的互助友爱……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1 4分 ① 企盼 ② 固执 ③ 凛冽 ④ 苍茫

2 2分 B

3 2分 A

4 8分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②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千里共婵娟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⑤岂不罹凝寒。⑥海内存知己⑦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5 (1) 1分 约翰•克利斯朵夫

(2)① 2分 A米开朗琪罗 B列夫•托尔斯泰

(2)② 2分 示例: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6 (1) 2分 示例:①“日”出唐诗情满天②泛舟诗海觅春迹③神奇自然在诗中

(2) 3分 略。

(3) 2分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 (1) 2分 父亲读《论语》,教“我”做人的道理。

(2) 2分 陌生人夜访,父亲盛情款待。

8 5分 父亲。(1分)因为从全文看,文章主要记叙的是关于父亲以仁爱待人及其得到回报的往事。(2分)父亲具有仁爱、热情、真诚,且不图回报的性格特征和美好品质。(2分)

9 3分 因为在父亲心中“泛爱众,而亲仁”是其无可动摇、不打折扣的做人行事的准则。(意思对即可)

10 (1) 2分 示例:立身行事要以仁爱待人(或:待人要热情、真诚,且不图回报)。

(2) 2分 示例: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或:做人要懂得感恩回报)。

11 (1) 2分 贝壳(或彩贝)

(2) 2分 所以,当我在海滩漫步的时候,常常会想——这不也和有些人一样吗

12 3分 因为小贝壳能带给人们良多的乐趣和启迪。

13 (1) 2分 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有好品格、好行为、好习惯的人(或“做有优秀品格的人,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或“有优秀品格的人,他的人生是美好的”或与此相近的表达)

(2) 2分 写物喻人(或其他言之成理的说法)

14 3分 略

15 2分 A吹 B逐

16 2分 表达了思乡、惜春之情。

17 4分 (1) 通“饲”,喂 (2)有时 (3) 恐怕,表推测语气 (4) 面对

18 3分 尚且要它跟普通的马一样都不能够得到,还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19 4分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20 3分 汉 武 帝 乳 母︱ 尝 于 外 犯 事

21 3分 ①曾经②回头看③已经

22 3分 皇上难道还会想起你喂奶时的恩情吗

23 3分 表现在采用了旁敲侧击的手法,既提出了意见,又不损害武帝的自尊心,避免了可能起到的相反效果。

24 60分 略。

1春天是一屡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

2夕阳美景

夕阳西下,大地沐浴在余辉的彩霞中,人们三三两两地在街道上漫步,晚风徐徐地拂送来一阵阵花木夹杂的幽香,使人心旷神怡,更觉夕阳无限好。

一抹殷红色的夕阳照在西山上,湛蓝湛蓝的天空浮动着大块大块的白色云朵,它们在夕阳的辉映下呈现出火焰一般的嫣红,倘若你仔细地看,你会看见那云絮在空中飘动,就像置身于轻纱般的美梦似的,会使你远离烦恼的困扰。

池鱼归渊,炊烟唤子,客旅兼程。夕阳吻地的轻响,划分了白天与黑夜。于是投林的倦鸟,也便如诗人焚烧的诗稿,载着夕阳的殷殷血焰归去了……

一阵清爽的夜风扑面而来,仿佛一切烦恼与疲惫都置之度外了,身体的每一根紧张的神经也渐渐舒缓了;风儿吹皱的河面,泛起了层层涟漪,折射着殷红的霞光,像撒下一河红色的玛瑙,熠熠生辉;远处的小竹林闪着绿幽幽的光,在微风中轻轻摇响竹叶,风儿吹动树叶那飒飒作响的声音,像唱着一首动听的歌;高空的风,恣意地追逐着、戏弄着,撕扯着云朵。

再往下看,一条小河—小北江,竹子的色调和晚霞的红晕,使小北江又增添了一份静谧的气氛,而竹子那风度翩翩的倩影和晚霞那瑰丽似锦的光芒,又使小北江在人们心目中倍增亲切;几条小渔船归航了,在河面划开了一道波光粼粼的水纹。

小鸟时而在半空中飞过,时而能听见喜鹊那清脆悦耳的鸣叫,这时,我才从黄昏的梦中苏醒过来。

太阳落山了,燃烧着的晚霞也渐渐暗淡下来了。

转眼间,西天的最后一抹晚霞已经融进冥冥的暮色之中,天色逐渐暗下来了,四周的群山,呈现出青黛色的轮廓,暮色渐浓,大地一片混沌迷茫。

这宛如一首交响曲的尾音,优美极了,但却渐渐地归于岑寂、无声,引起人们心中无穷的感喟,给校园的黄昏铺上一层感人肺腑的诗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它无与伦比的磅礴气势;“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它成熟的风韵;“人间重晚情”更衬出了它的宁静……

渐渐的,渐渐的,夜幕降临了,我的脑海中还浮现着那醉人的黄昏,那美丽而令人心驰神往的情景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的视线、我的精神、我的思想……全都被这美得难以形容的“黄昏图”所沉浸了,我陷入了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中,不能自拔。

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静静地离开了这黄昏的边界……

3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

〔今译〕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

〔赏析〕动与静在生活中是相对立的,但在艺术作品中有时却相辅相成。这里是远离尘世、人迹罕至之地,对厌烦了尘世纷扰的人来说,显然有着无比的幽静。但是,山林如果真的沉寂无声,那只会使人觉得死气沉沉。而这两句写山林之幽静,却不失大自然生动活泼的情趣。因而,当时成为传诵一时的名句。据载,梁简文帝、梁元帝曾反复讽咏此联,认为不可复得。宋人王安石也爱此诗,但却有意做了反而文章,说是“一鸟不鸣山更幽”,真是见仁见智。

〔原作〕舱舶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轴,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远游。

宋代诗人王安石有题为《钟山即事》的诗一首。诗云: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本诗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淡雅恬静的画面:山中的涓水缓缓地绕竹而流,由涧水滋润的花草破土而出,诗人面对茅檐终日独坐,一鸟不鸣使山变得更加幽静。

然而,由于本诗的最后一句,是对六朝诗人王籍题为《入若耶溪》一诗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一名句的明显改动,因而曾引起历来诗评者的不同议论。

从字面看,“一鸟不鸣山更幽”无疑是对“鸟鸣山更幽”的直接否定,因而二者是互相矛盾的。于是,王诗的这一改动,引起了一些诗评家的不满。南宋曾季狸在《艇斋诗话》中说王安石此句“却觉无味,盖鸟鸣即山不幽,鸟不鸣即山自幽矣!何必言更幽乎?此所以不如南朝之诗为工也。”清代顾嗣立更斥“一鸟不鸣山更幽”为“直是死句”(寒厅诗话)。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上述两句诗是否果真相互矛盾、必须强分优劣而肯定一个并否定另一个呢?我以为不然。最根本的理由是:它们各自是相对于不同的情景而言的。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于动中见静,用“蝉噪”、“鸟鸣”来衬托和突出山林的幽静。这确实是“文外独绝”之笔!而“一鸟不鸣山更幽”却是相对于与上述显然不同的情景而言的。正如《百家唐宋诗新话》一书本诗的讲评者所说的,“评论一句诗必须考虑到全诗的意境。此诗写于荆公罢相隐居江宁(今南京)钟山时,他虽然退出了政治舞台,但其内心则未全平静,过去的成败利钝,当今朝政得失,尚时时萦绕于怀”(该书518页),这种心态就必然在其诗中有所表现。因此,联系到荆公当时所处的这一具体情境“一鸟不鸣山更幽”显然就不单纯是描写山中的幽静(其实,本诗的之一、二句对此已经写得十分生动了),更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岑寂和对寂寞的不满足,以及对喧闹春天的期待,一个“山更幽”的更字,便把作者的这种心境集中地显现出来了。这就清楚地表明,“一鸟不鸣”句是明显的同“鸟鸣”句所相对和依赖的情景不相同的,因而,两首诗的意境也自然并不相同。也正是如此,这两句诗谈不上有任何实质上的矛盾和对立,当然也是不适用于用普通逻辑的不矛盾律去加评判和解决的。因为,普通逻辑里违反矛盾律要求而产生的矛盾即逻辑矛盾,是相对于同一对象、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的条件(也就是同一语境)而言的。两个在字面上似乎相互否定的语句(命题),如果它们是就不同时间、不同关系(也就是不同语境)而言的,比如说,“(师大学生)小李是老师”(相对于他实习教学的学生而言),和“小李不是老师,是学生”(相对于他就读的师范大学的教师而言),二者是谈不上有任何矛盾的。

上述分析表明,要弄清一个语句的真实涵义,也就是要弄清一个语句所表达的是什么命题,那是离不开对整个诗的意境的分析和把握的。从逻辑的角度说,也就是离不开分析和把握语句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上下文的。离开上下文,离开上下文所表达的思想、意境,是无法孤立地去把握一个语句的真实涵义的。而这里所说的“语言环境”就是简称的语境,而且主要指的是狭义理解的语境。广义的理解的语境还应包括社会环境,比如交际的时间、空间,交际者的社会经历和个人品貌等等,这些当然也就包括我们前面对王安石诗句分析时所提到的荆公当时所处的具体“情境”以及与之相关的王荆公的“心态”等。

到此我们就可以对前面的分析作如下简要归结:在王荆公和王籍二人诗中分别出现的、字面上明显相互矛盾的两句诗,由于它们是相对不同的语境而言的,因此,它们就其各自所相对的具体语境而言,都是成立的,而且都无愧于情景相融的名句,人们是没有必要去区分其孰优孰劣的。

4作文要自己写

考试怎么办

多读课外书

这样写作文

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加上你平时的积累。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2、写作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的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比如,平时多积累一些,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考试用之。

3、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

4、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学会引用名人名言,古诗词句。会给你的文章增添色彩。

6、多积累素材,勤练笔,

7、多读课外书

8、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2020年的中考各省市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那么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呢?下面就和我一起去看一下吧!

浙江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题目

绍兴: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般庭院面积有限,花能入选,必有合乎人意的条件:或因为开得早,如梅;或因为开得久,如月季;或因为开得迟,如菊。好的文字总能引发我们的无限联想与思考,请运用所给材料,从下面三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作文。

(1)写一封信劝导表妹。(读初二的表妹最近很苦恼。她总觉得比不上人家,长相平平,没有才艺,学习成绩也不亮眼。尽管老师再三肯定她善良诚恳表现好,但她依旧觉得自己是班里的丑小鸭。你决定写封信劝导她。)

(2)向《文苑・美文》杂志“妙笔生花”专栏投稿

(3)准备一份国旗下讲话的讲稿

要求:

①若写书信可用“表妹你好”开头,亦可省略署名和日期

②角度自选,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16行。

③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湖州:

《麦田的守望者》:“记住该记住,忘记该忘记,改变能改变,接受不能改变。”结合生活体验,任选一句为题,可以叙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可以抒发感情。

温州:

温州中考作文:以“笔记”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一、写给同学分享笔记,记笔记的经历写记叙文。

二、给不愿意记笔记的人写一封信。

三、给上初中的弟弟写记笔记的 *** 之类的,写说明文。

宁波: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

“怎么办?”

"自己决定。"

请你以“自己决定”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2)文章不少于500字;

(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请你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推荐语,向阅卷老师阐述你刚写的文章《自己决定》的一到两个亮点。

同往年相比,今年还要求作者另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推荐语,从选材结构语言主题的角度向阅卷老师阐述写的《自己决定》这篇文章的1-2个亮点,另占分6分,加上大作文共计66分!

杭州:

你即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参加新学校的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假如学校已有你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假如学校目前还没有符合你兴趣特长的社团,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

请从上面申请的内容中任选一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

要求:(1)统一署名“杭晓舟”,时间“6月25日”;(2)600-800字;(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衢州:

根据考生口述,今年作文有大小作文2题。

小作文:(新闻事件)疫情以来,各界捐款抗疫。在杭州萧山务工的河南男子向瓜沥镇 *** 捐赠13万元,瓜沥镇了解情况后,退回12万元。该不该退回引发热议。你怎么看,写一段话论述观点。不少于150字。

大作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个关于“变化”的故事。为了让你的故事更吸引人,请学习课本和上面阅读题写故事的 *** ,可以学习运用悬念、伏笔;也可以学习运用对话推动故事发展;还可以学习叙述者讲述的方式。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台州:

根据考生口述:

材料:父母说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家小孩,在另一方面也不如别人家小孩,可孩子说自己有一样比别人好。请问引发了你什么思考?

舟山: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1:

熟悉和陌生其实是一种感觉。有时,熟悉和陌生会在某一刻转换:对熟悉的地方感到陌生,也许是因为某种事物在悄然变化,漂亮给我们看;对陌生的地方感到熟悉,也许是那里的人和事感动、温暖了我们。世界在变,我们的认知也在变,许多人物是怎样的美,许多事物是怎样的独特,需要我们以自己的行动来触摸世界的陌生与熟悉,升华自己的灵魂与理性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根据生活体验或见闻,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题目2:

5月12日,在张家界天门山进行翼装飞行表演时,一名翼装女飞行员失联。由于事发时她没带手机和GPS装置,加上连日降雨,导致救援难度加大。直到5月18日,其遗体在丛林中被找到。该翼装飞行员是一名95后女大学生,热爱极限运动,接受过系统训练,有数百次翼装飞行和高空跳伞经验。她曾公开表示:“我为自己而活,我不后悔我的选择,我会坚持我选择的路。”

以上事件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大家褒贬不一。请结合你的思考与认识,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写作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金华:

一、阅读《海浪》的节选部分,仿照诗句,续写一节诗。要求内容贴切,结构相似。

《海浪》

海浪是娃娃,

手牵手,笑着,

一起跑过来。

海浪是橡皮擦,

把沙上的字,

都擦去了。

二、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送给青蛙的大海》(见本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文中,如果青蛙醒来,发现大海的水干了,又会发生什么呢?请发挥想象,写一个故事。

题目二:一条蓝浴巾,在青蛙眼里是一片蓝色的大海,在读者心中是一个美丽的童话,而现实中浴巾只是浴巾。就“我们需不需要童话”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①文题自拟;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嘉兴: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1:

熟悉和陌生其实是一种感觉。有时,熟悉和陌生会在某一刻转换:对熟悉的地方感到陌生,也许是因为某种事物在悄然变化,漂亮给我们看;对陌生的地方感到熟悉,也许是那里的人和事感动、温暖了我们。世界在变,我们的认知也在变,许多人物是怎样的美,许多事物是怎样的独特,需要我们以自己的行动来触摸世界的陌生与熟悉,升华自己的灵魂与理性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根据生活体验或见闻,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题目2:

5月12日,在张家界天门山进行翼装飞行表演时,一名翼装女飞行员失联。由于事发时她没带手机和GPS装置,加上连日降雨,导致救援难度加大。直到5月18日,其遗体在丛林中被找到。该翼装飞行员是一名95后女大学生,热爱极限运动,接受过系统训练,有数百次翼装飞行和高空跳伞经验。她曾公开表示:“我为自己而活,我不后悔我的选择,我会坚持我选择的路。”

以上事件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大家褒贬不一。请结合你的思考与认识,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写作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丽水:

一、阅读《海浪》的节选部分,仿照诗句,续写一节诗。要求内容贴切,结构相似。

《海浪》

海浪是娃娃,

手牵手,笑着,

一起跑过来。

海浪是橡皮擦,

把沙上的字,

都擦去了。

二、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送给青蛙的大海》(见本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文中,如果青蛙醒来,发现大海的水干了,又会发生什么呢?请发挥想象,写一个故事。

题目二:一条蓝浴巾,在青蛙眼里是一片蓝色的大海,在读者心中是一个美丽的童话,而现实中浴巾只是浴巾。就“我们需不需要童话”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①文题自拟;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