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单件圣遗物评分标准分享圣遗物什么词条好

游戏攻略03

原神单件圣遗物评分标准分享圣遗物什么词条好,第1张

原神单件圣遗物评分标准分享圣遗物什么词条
导读:原神中每件圣遗物都有多个词条,那么拥有哪些词条的圣遗物比较好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原神单件圣遗物评分标准吧。原神单件圣遗物评分标准分享首先说结论:对于一般输出向角色,在主词条正确的前提下,副词条是这样计算的暴击×2吃攻击的:大攻击(百分比)×4/

原神中每件圣遗物都有多个词条,那么拥有哪些词条的圣遗物比较好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原神单件圣遗物评分标准吧。

原神单件圣遗物评分标准分享

首先说结论:

对于一般输出向角色,在主词条正确的前提下,副词条是这样计算的

暴击×2

吃攻击的:大攻击(百分比)×4/3,小攻击(数值)×015,四星武器小攻击(数值)×017

吃防御的:大防御(百分比)×107,小防御(数值)×013

吃生命的:大生命(百分比)×4/3,小生命(数值)×0013,胡桃和钟离小生命(数值)×0009

吃充能的:充能×12

*** 通的:精通÷3

这些跟爆伤加一块得出总评分

举一些例子

(例子里默认用的是五星武器,如果是四星武器,小攻击的转换比例变为017)

比如这朵花:

对于可莉,除了防御,均为有效词条,因此,它的评分是18015+35+19/3=4403

再看这个杯:

看起来雨露均沾得跟“没强化一样”,实际上对于半肉岩伤钟离,它的评分是 1524/3+1284/3+19015+9712=5182

而对于风岩队中的阿贝多,它的副词条评分变成了0

甘雨的杯子:

对于莫甘娜温配队的甘雨,精通为无效词条,因此,它的评分是312+241=303

而对于双火融化流的甘雨,精通为有效词条,因此,它的评分是40/3+312+241=436

魈的散件帽子:

对于风岩队的魈,元素精通为无效词条,因此,它的评分是16015+1052+16812=4356

而这朵花:

对于魈,虽然双暴拉满,但由于每次roll点较低,实际评分只有822+194=358

最后再来看一个奶的圣遗物:

以纯辅冰猫举例,充能和生命为有效词条,其他为无效词条

因此,评分为16812+1054/3=3416

计算原理

在观测枢Wiki中可以查询到头,沙,杯的成长数据,而圣遗物主词条(百分比)已经过了数据平衡

(这里的数据平衡与同星级同白值的武器一样,跟他们的副词条成长比例相同)

因此,可根据满级数值比例统一到某一个属性上

比如爆伤满级加622%,暴击满级加311%,充能满级加518%,那么若统一成爆伤的价值,需要将暴击×2,充能×12,其他同理

关于数值型副词条,情况相对复杂,但随着游戏的进程,终有一天会把武器和角色拉起来,甚至是拉满的。因此,这里取角色80级突破与90级之间的平均值,武器取90级,四星与五星分别计算,约掉后面的小数,最后得出比例

(注:这里仅考虑了词条的有效性,并未精细到如护摩胡桃半血加成下,只要不溢出,血量的收益高于攻击收益的具体细节。写这份攻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纠正“唯双暴论”的错误想法,并给出一个相对通用的计算公式,关于这类细节,如果有大佬想进一步讨论,非常欢迎。)

(实际上,涉及到整体搭配时,由于边际效益递减,往往需要计算总体期望。当配队中存在班尼特,莫娜,讨龙,双冰,罗莎莉亚,双火,砂糖深渊buff等增益效果时,其稀释情况不尽相同。胡桃的护摩精炼的次数不同,其攻击稀释比例也是不同的,6命胡桃根据自己的6命buff状态输出时间占比,更佳暴击选择也有差异)

本文抛砖引玉,仅针对单件价值,给出一个较为泛用的计算 *** ,并未深究

(如果要深究的话,根据每个实际配队都需要再乘一个系数,与目前的结果相比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差异不大)

这次我们说一下前段时间大火的原神,这一个游戏在之前就经历过无数的风波还有谣言,最令人在意的就是他们抄袭的塞尔达传说,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口碑不怎么好的原因。撇开这个谣言不谈,米花游做的游戏还是比较放心和靠谱的,抱着这个想法把这个游戏下了来的,玩了之后,果然不负众望,又是一个把牛逼给吹破了的游戏。

现在截止我现在稿子写完为止。原神已经在各大网站的评分已经出来了,虽然说现在还没有推出手游,仅仅只是PC版,但是现在的评分也跌得非常的可怕。比起刚开始发售是的评分,评分足足蒸发了一半。PC版现在的评分仅仅只有4点4分,远远低于我们之前的预期,在我们这些普通的路人党比较主观的评价觉得这款游戏的品质最起码值六分到七分左右,排除掉沉长的主线剧情还有各种各样毫无意义的对话以及一些毫无让人打开欲望的箱子。

我们觉得在其他的方面都是值得夸赞的,尤其是它的背景音乐还有画面,再加上开放式的地图,可以让人后期能够游览这一个世界,拿一个六分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现在却仅仅只有4点4分。

我在看到各位评论的时候,总结出来了其中的原因。更大原因在于这款游戏的定位是属于针对各大手游平台,而现在只是在PC版上进行推出。而PC版当中和手游的游戏概念还有游戏玩法方面都截然不同,尤其是卡池的深度。PC版的玩家是很不习惯这行这样的大规模的抽卡,让零氪党还有微氪党极其厌恶,再加上氪金也不能让人变强,不少人反映氪金之后还要疯狂地肝,这让重氪玩家也非常不爽。

很多人玩这款游戏的时候有巨大的落差感,这款游戏刚开始的定位就是面向各位手游的玩家。再加上这个游戏一开始的卡池深度也足够让很多玩家当场爆炸。在普遍打上低分的人都是因为卡池过于深没有抽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集体打出的低分,虽然说这有一些有失公允,但也反映了卡池设计的不合理,就连氪金都满足不了。

没有调查好自己受众的需求率先上了PC版而不是先上手游版,如果这一款游戏先是进行手游版的发行的话,我相信现在的评分也不至于会这么低,或者他将这个系统好好打磨精简化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厌恶,评分大面积下滑基本都是在碰触抽卡系统开始的。

有一位朋友一段话也说出了广大玩家的心声,你开拓无数的地图,你帮助了蒙德城还有璃月港,解决了风魔龙的问题,打败了无数的丘丘人,解决了无数的boss,没有哪个冒险者,不知道你的名字,你精良的装备,和你战无不胜的队伍,让所有人放心,你获得宝藏堆满了整个蒙德城,一天吃的饭比得上大陆所有人的一日三餐。你用的金钱推动整个的世界经济流动,你带着你最精良的装备蒙得成所有人都对你弯腰致意,然后跑来一个氪佬,你看着他感觉自己的时间一一文不直。一切都索然无味起来。这就是反映了两个平台巨大的落差感以及理念感所导致的结果。现在评分只有44,我预测手游版上线之后会迎来一波评分的回暖。我也相信米花游会越做越棒,在这款游戏上继续做出更好的创新。

原神

原神的圣遗物评分可以通过圣遗物评分查询这个功能查看。

查询之前,需要在游戏内配置好角色展柜,并且勾选展示角色详情的选项。由于服务器资源有限,目前每次查询只能获取到角色展柜之一个角色的数据。初期查询人数过多,可能需要排队,请耐心等待。如果想查询其他角色,需要重新配置一下角色展柜,再提交查询。

圣遗物评分的算法:主要是跟角色以及圣遗物的副词条有关。副词条除了暴击、暴伤是有效词条外,不同角色也对应不同的有效词条。

原神评分ACE啥意思:意思是“王 *** 、一流的”,很厉害的意思,下文讲解圣遗物评分的查看 *** 。

工具/原料:

红米k30变焦版

MIUI1223

原神151

1、我们进入到原神游戏中,点击箭头指的位置。

2、进入以后,点击圣遗物。

3、然后在这里选择一个圣遗物。

4、最后就可以看到这些圣遗物的等级,通过星星多少来看等级,星星越多的圣遗物评分越高,星星最多有五颗,五颗的圣遗物评分更高。

大家好,这里是一机 游戏 菌,每天为各位带来最有趣、最有深度的 游戏 内容,喜欢的读者还请看完点个关注哦~

就在今天,《原神》的媒体评分正式解禁。很多玩家寄希望于媒体会给这款饱受争议的"缝合怪"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然而作为曾经日本最权威甚至最严格的评分媒体,《 FAMI通》居然给《原神》破天荒的35分高分,使其跻身白金殿堂 。这无疑引发了众多玩家的强烈不满。

以前的《FAMI通》是玩家眼中最公正客观的评分媒体。 曾几何时,"西有IGN,东有Fami通"的名号一直在玩家口中口口相传。 只不过现如今再回首,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已经名誉扫地,令人唏嘘不已。

《FAMI通》也被玩家们起了个"塞钱通"的外号。打开《FAMI通》的官方网站,《原神》的推广甚至还"伪装"成文章出现在《FAMI通》的新闻资讯页面,只有右下角小小的"广告"二字确确实实证明了《FAMI通》收了钱。

曾经在玩家心目中更具权威性的 游戏 评分媒体,是怎么一步步"沦落"到现在的地步呢?且让我们轻轻微调手上的时光机,去回顾一下这家老 *** 游戏 媒体的成长轨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出版社德间书店看到了任天堂FC主机(即红白机)在日本的爆红,准备推出一本以介绍FC 游戏 为主的杂志来占领玩家市场。于是在1984年,德间书店正式发行了之一期《Fami-Maga》。

当时在业界具有统治地位的任天堂, 游戏 一个对第三方厂商极为不合理的权利金制度。这个制度要求厂商必须先将 游戏 成品交予任天堂审核才能发行。德间书店凭借和任天堂的"交情",掌握了大量绝无仅有的之一手新闻,相比其他媒体,他们能在 游戏 还没上市前就得到消息,也因此使得《Fami-Maga》受到了许多玩家的青睐。

眼看着《Fami-Maga》就要完全占领当时的 游戏 媒体市场,德间书店的老 *** 竞争对手ASCII自然无法坐以待毙,他们也在自己的杂志《LOGIN》中开设专栏"FAMICOM通信"。这个专栏主要以介绍新发售的FC 游戏 为主。

ASCII和任天堂的关系实在是有些尴尬,当时的ASCII正在与索尼和松下等公司合资研发新的 游戏 主机,比起"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德间书店,ASCII明显和任天堂成为了形成敌对关系。所以无论编辑们在怎么努力,无论是更新速度还是文章质量都远远比不上《Fami-Maga》。 出乎意料的是,凭借栏目主编东府屋FAMI坊(笔名)极具个人魅力的文笔,专栏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读者,仅仅凭借他一人,就使《LOGIN》的销量有了显著上升。

专栏的成功坚定了ASCII转型的信心。在历经1年半的辛苦筹备后,《Fami通》雏形——隔周刊《FAMICOM通信》于1986年6月6日正式面世,负责人也由东府屋FAMI坊继续担任。

然而即便《FAMICOM通信》采用了诙谐幽默的平民化风格,避免与德间书店严肃正式的格调重叠,还是因为老东家长期以来和任天堂的"交恶"使得杂志的刊发量毫无起色。ASCII背地里也做好了随时抽手走人的打算(当时加上主编,整个杂志只有10个编辑。),真正改变这本杂志命运的是一款 游戏 ,《勇者斗恶龙2》。

1987年,《勇者斗恶龙2》在日本大卖百万份,引发了 社会 轰动。当时的《FAMICOM通信》认为这同样也是他们"爆红"的机会,于是抓住这一转瞬即逝的机遇,"潜入"ENIX公司,采访到了《勇者斗恶龙》系列监督崛井雄二与其他主创,并进行了大篇幅的独家专访。该系列报道乘着 游戏 本身的东风,受到了读者们的热烈追捧。对 游戏 人的专访在过去日本 游戏 媒体还罕有鲜例,杂志销量仅仅四个月内就实现了翻倍。

虽然这次的成功让长期以来被《Fami-Maga》打得"半死不活"的《FAMICOM通信》有了一些"起死回生"的迹象。但是社内的浜村弘一认为仅仅只是凭借沾了"国民 游戏 "的光而碰巧成功,是无法让杂志继续发展下去的。他认为《FAMICOM通信》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转型。

于是在1988年初,《FAMICOM通信》率先设立了旨在报道 游戏 业界最新动向的"FAMITSU EXPRESS", 浜村弘一认为 游戏 媒体长久发展的趋势不应该仅限于成为单纯的攻略情报志,而是应该走综合情报志的发展道路。

大刀阔斧的改革依旧马不停蹄的进行着。1991年7月,《FAMICOM通信》率先由隔周刊进化为周刊。东府屋FAMI坊在周刊初号中表示:"周刊化是迎合日益急速成长的电子 游戏 业界的明智决断,是大势所趋。"次年,浜村弘一接替成为了第二代编集长。

相比起那些只是把 游戏 杂志定位为攻略情报志的其他 游戏 杂志,浜村弘一把《FAMICOM通信》打造成提供业界和玩家互动交流的舞台,并将触手伸向了音乐和 娱乐 多个领域。1996年1月初,《FAMICOM通信》正式改名为《FAMI通》。以示与FC主机脱离。这一做法不可避免的触怒了任天堂,但也成功吸纳了世嘉等主机的玩家。

通过转型成功吸引了一大批固定读者的《FAMI通》,真正在玩家心目中树立起口碑,还是因为他们率先设立了 游戏 评分的栏目 。第二代主编浜村弘一提案的期间由"CROSS REVIEW"(原为天气预报)演变的"新作评分"环节逐渐成为《Fami通》的王 *** 栏目。

该栏目由四位" 游戏 鉴赏家"对新上市的 游戏 进行评分,每人将给出1-10分,然后将四个分数相加,满分为40分。而根据评分30-31分为白银殿堂,32-34分为黄金殿堂,35-40分为白金殿。

早期的《Fami通》在评分方面显得十分"毒舌"甚至可以说是"百无禁忌"。在浜村弘一的带领下,《Fami通》完全允许评测人员对作品的优缺点畅所欲言,完全不必顾忌厂商"脸色"。

可能有些人也会质疑,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Fami通》选出的这些评测人员是否真的能代表广大玩家?

在人们固有的思维中,编辑是只有科班出身的高学历"知识分子"才能胜任的工作。但是《Fami通》勇敢地摒弃了当时日本企业看重学历的传统。即使你是东京大学毕业,如果对于 游戏 没有深入的研究,也无法得到聘用。 相反,无论你是什么学历,只要你对于 游戏 拥有独到的见解,就足以进入《Fami通》编辑部。

在这样"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措施下,当时负责测评 游戏 的编辑可以说是"真正代表玩家"的人。其中不乏一切传奇人物, 比如著名的毒舌编辑"池袋莎拉"在入职前只是个流窜于街机厅的小混混, 但他对于格斗 游戏 的热爱却无人能及。原本只有10人的编辑部,变成了一个有商人有学生甚至有家庭主妇的"玩家聚集地"。

长期以来,《Fami通》评分不仅代表了广大玩家,同时又展现出专业和公正,在日本玩家的圈子中声望越来越高。甚至很多日本 游戏 零售商都以《Fami通》分数作为进货考量。

《Fami通》极其严格的评价标准也使得评分栏目在开创7年后,才给出了之一个40分满分 游戏 《塞尔达传说:时之笛》。 当然,这也是实至名归的,《塞尔达传说:时之笛》的玩法奠定了今天3D 游戏 玩法的基础,是当之无愧的神作。现今几乎所有3D 游戏 的操作和视角系统都继承了这款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可以说没有《时之笛》就没有现在的3D 游戏 。

虽然在初期,《Fami通》评分使厂商开始将质量作为开发之一要务,某种程度上来说促进了当时 游戏 市场的的繁荣。 但是更多的厂商却发现了一条捷径——与其大费周章去提升 游戏 质量,不如在新作发售前,给了杂志社塞钱"买分",简简单单就能大大促进自己的 游戏 销量。 原本凭着公平公正态度的《Fami通》也难免在之后逐渐向"塞钱通"的转变。

更先让《FAMI通》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的是他们给出了《最终幻想12》满分。连 *** 人松野泰已都在半路被替换的FF12,确实怎么看都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半成品"。

虽然FF12开创的玩法在当时看起来确实是十分创新,给个35分左右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毕竟它的缺陷也太过明显。无论是半路腰斩的剧情还是差劲的系统,都和40分满分的殊荣相去甚远。直到后来后续版本《FF12国际版》完善了原作的职业与战斗系统,推出了全新模式,还平衡了 游戏 中各项重要数值,才能这款 游戏 真正意义上能称之为一款 游戏 。

如果说FF12的满分仅仅只是《Fami通》失去公信力的开端,随后FF13-2的满分更是动摇了《FAMI通》的权威性。当初只有震撼整个 游戏 业界的神作才能被评为满分,到后来越来越"量产"满分 游戏 ,甚至让坊间产生了"100万就能向《FAMI通》买1分"的传言。

真正让《FAMI通》彻底跌落神坛的 游戏 ,是在PS3上发售的《JOJO奇妙冒险:全明星战斗》。 作为格斗 游戏 ,《JOJO奇妙冒险:全明星战斗》可以说毫无平衡性,明明原价就高达近8000日元,又在 游戏 中加了海量氪金元素。如果不额外掏钱,那就是个连半成品都说不上的 游戏 。不管是角色、服装或是战斗道具,统统都需付钱才能解锁。

原本就因为很多"名不副实"的满分 游戏 导致玩家之间产生了种种猜疑与不满。《JOJO奇妙冒险:全明星战斗》的满分将冲突爆发至了更高峰。在《Fami通》给出满分的短短5天后,日本亚马逊上的 游戏 平均分就跌至2星,而1星评价更是占到总评价数的49%。

以至于事态严重到当时的主编林克彦不得不出面解释:进行评测的四个人都不知道对方打多少分。至于结果是满分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身为JOJO粉丝的编辑们,都被 游戏 *** 者们在 游戏 中体现的爱所打动了。我们不会对编辑的评分进行干涉,既然他们给出了这个分数,那我们也只好尊重他们的判断。

如果"恰好"选了四名粉丝用"粉丝滤镜"来评分,只能说明它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代表广大玩家,自然也违背了过去"专业且公正"的原则。

诚然,即便我们有足够多的理由去怀疑《Fami通》收了钱,但是不在《Fami通》工作的我们也拿不出实实在在的证据。在 *** 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纸质媒体早就已经衰微的今天,这本杂志还能"活着"就已经足够了不起了。适当"恰点饭"倒也情有可原。

而和大厂作对的下场自然也让很多媒体越来越"卑微":前有西班牙媒体给FF15低分而惨遭SE拉黑,后有国内媒体给了战神低分被索尼列入黑名单。 我们也很难要求现在的《Fami通》和过去那样保持"毒舌"的风格去评价 游戏 了。

原本是为了和《Fami-Maga》竞争而起家的《Fami通》,在长久以来的变革中,最终也还是不得不向业界妥协。长久以来玩家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高分信媒体,低分信自己"。只是在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给了《最后的生还者2》这样玩家口中的"粪作"极高的评价之后,再度让玩家怀疑到底该不该相信媒体了。

也有玩家认为"低分才应该信媒体",但是在玩家口碑中极好的《死亡搁浅》和《十三机病防卫圈》,IGN同样给他它们低分。到头来,这句话可能最终要改成 "高分信自己,低分信自己" 了。